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科学技术 互联网

Uber这次换标的中国式阴谋和阳谋

2016年02月07日 09:46

摘要: 特别是在中国、印度等地区,Uber正在处于第二位甚至一直是追赶者的角色,但在过去的2015年却一直毫不吝啬的投入巨资。这样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这些高速增长市场的市场份额,维持其增长的原动力。

2月3日,Uber更新了自己的新logo,包括创始人卡拉尼克均参与本次设计后,一枚看似中国铜钱的图标代替了以往黑色的“U”字造型,不可谓不重视。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147天之前的2015年9月9日,Uber的最大竞争对手——滴滴出行,已经从打车完成了名字和logo的脱胎换骨。车事儿兄认为,Uber颇为中国风的换标背后,是在资本、模式和运营策略方面对中国等市场的大幅度倾斜,其阳谋与阴谋都颇耐人寻味。

Uber阳谋:为何示好中国等高速发展市场?

中国市场需求庞大不惜死拼到底

相比于其他市场,中国市场对于Uber来说尤为关键。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网络约租车市场中以网络预约出租车用户高达9664万人,在使用各种叫车服务软件的用户群体中占比84.8% 。

如此庞大的用户需求,令优步中国频频施展自己的技能。因为当地的打车软件更加适应本土化用户的偏好,而Uber不论从融合速度还有运营策略来说,过去大半年时间有些不进反退的趋势。为了扭转颓势,Uber必须死盯住中国市场。卡拉尼克称2016年要进入中国更多的城市,这是Uber关键的一年,增长的驱动让其讨好中国用户和行业,比如2015年频频在中国露面,登上央视的演播间,都在预示着其对于中国市场的野心。

印度等高速增长市场是其增长原动力

目前在印度、中国等市场,因为其庞大的需求为帮助Uber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但目前Uber在这些全球最快速发展的市场目前却处于追赶者角色。

车事儿兄分析,2014到2015年上半年的Uber在全球扩张速度非常疯狂,但随着竞争对手的迅速发展,其在全球很多领域并没有丝毫优势可言。特别是在中国、印度等地区,Uber正在处于第二位甚至一直是追赶者的角色,但在过去的2015年却一直毫不吝啬的投入巨资。这样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这些高速增长市场的市场份额,维持其增长的原动力。

优步中国估值70亿美金却面临重压

车事儿兄发现,优步中国经过两轮融资,其估值也高达70亿美金,但却面临着盈利、市场份额和政策等多重的压力。Uber临时CFO高塔姆·古普塔在去年11月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曾透露,该公司已经在两个最大的市场实现了盈利,但他并未透露具体是哪两个国家。而在这之前,卡拉尼克则表示Uber已经在美国实现盈利。那么另外一个国家是哪里呢?显然不应该是中国。

根据易观智库2015年11月发布的《2015年第3季度中国专车服务市场监测报告》显示,截止至2015年第3季度,滴滴出行、Uber和神州专车分别以83.2%、16.2%和13.4%的比例占据中国专车服务活跃用户覆盖率的前三名。据滴滴官方透露,滴滴平台目前专车日订单量是Uber全球的2倍,是Uber中国的6倍,而花费却只有竞争对手六分之一的钱。显然优步在中国的最大对手滴滴,从订单和运营效率上要占据绝对优势,这也给优步中国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除了市场份额和发展速度速度上的压力,Uber正在遭遇政策上的强硬监管 。2015年11月出台了《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接纳了互联网专车,但依旧认定私家车充当专车运营违法,而市场上许多专车平台都采用私家车运营,这又使得专车重新回到起点,合法身份依旧难以获得。

与Uber相比,此前滴滴于去年10月份却获得了上海市交通委颁发的网络约租车(专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这是国内首张针对专车平台经营资质的许可证,具有代表性意义。相对于Uber依然还在中国、美国、法国等地遭遇非法营运的压力外,其竞争对手显然要稍微领先一步了。

显然,对于中国等市场来说,Uber势在必得。因为背后庞大的用户需求,高速发展的原动力,以及该市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等,都不得不让其低下高昂的头,频频示好。如果在这些市场无法获得突破,那么等待Uber还是优步的,似乎只有退出或者死亡的危险了。

Uber阴谋:是资本还是模式的驱动?

如果说为了讨好中国、印度等市场是Uber的阳谋的话,那么其更换logo背后的阴谋,就称得上是资本、模式等了。

屡次遮遮掩掩融资背后的示好

进入2015年以来,Uber的每一次融资均令人咋舌,但背后的融资数字和机构却遮遮掩掩,或者是前后矛盾。车事儿兄这里仅仅举两个例子说明:

2015年8月,媒体报道优步中国完成10亿美元融资,其中包括高瓴资本、中国平安。当天,高瓴资本宣布消息并不属实。平安则直接否认,称从未对优步进行投资。2015年12月,优步中国宣布广汽集团参与优步中国B轮融资,但广汽对媒体宣布该融资并未确认。这

背后其实是优步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尴尬的境遇——体量过大,牵涉利益方过多,监管等问题面临潜在危机,任何大投资方均不敢贸然站在Uber一边。因此,其改换logo虽然与Uber对待中国市场的策略不会有前后分别,但友好的界面却昭示了其试图与各方利益寻求支持和帮助的动机了。也许Uber的下一次新资方,就是中国的某些土豪也说不定呢?

专车后送餐、新能源车等新模式寻求突破

2015年9月9日滴滴打车更名滴滴出行,并逐步完善了其出租车、快车、专车、代驾、试驾和巴士等六大业务线。此外滴滴还先后携手饿了么、招商银行、奔驰、丰田等厂商,不断尝试多样化业务发展。在滴滴更名的147天之后,Uber似乎也在寻求多业务线的尝试,并且花样百出。

对于Uber来说,其专车的单一模式此前一直被很多分析人士认为不利于其发展,在未来拓展上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但Uber也不甘落后,一系列事实正在表明其早已经将业务拓展到外卖、快递甚至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2016年Uber在纽约、芝加哥等城市推出的UberRUSH自行车快递业务,提供杂货,外卖食品和家用品的短途快递。此前其还推出了外卖服务UberEATS。2016年广汽集团和Uber宣布达成合作,内容包括汽车销售、服务、金融等领域。其中尤其重要的是电动车购买和二手车交易平台。此前滴滴与奔驰、丰田的新车销售,试图切入电商平台的策略,似乎双方总有些不谋而合。

因此,Uber改换logo其实更大的野心有可能是未来将以打车为需求点,扩展到我们所有与出行有关的领域,而这个目的显然在滴滴出行很早之前的计划之列了,二者的先后更名似乎均与业务不断拓展的需求有关。

Uber的一次更换logo,其阳谋与阴谋其实都比较显而易见,不论是示好还是模式发展需要,其并不会是一次次坦途。

文章来源:http://tech.72177.com/2016/0207/26024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