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民俗:赶大集为嘛等到“二十七”
2016年02月05日 18:02城市快报记者 常健 腊月二十七可能是春节前天津人最忙碌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既要赶集把年货采买齐全,又要把年菜准备妥当,民谚有云“二十七赶大集”。
旧社会时,老百姓普遍没有存款,置办年货全靠老板发的工钱,在外打工的人拿不到“年终奖”根本没脸回家过年。老板则是能拖就拖,不等到年根儿根本不发钱。因此,虽说大小店铺早在腊月十五就堆满了琳琅满目的年货,可是非得等到年根儿底下,必须马上置办年货时,拿到“年终奖”的老百姓才会涌入市场。所以还有一句老话叫“二十七赶大集”,这天各大年货市场都是人山人海,紫蟹、银鱼、吊钱儿、聚宝盆、石榴花、年画、空竹等极具天津特色的商品都是抢手货。
过去天津人讲究初一到初五不炒菜,在腊月二十八之前,主妇们必须把全家老少过年期间要吃的荤素年菜全部准备妥当。当时,有钱人最爱紫蟹、银鱼、铁雀儿和韭黄,号称冬令四珍;一般的家庭吃得实惠,元宝烧肉、四喜丸子,肥而不腻还特别解馋;穷苦人预备的多是素菜,烩蚕豆、辣白菜和炸豆腐,这叫“素素净净”。
过年得吃鸡是天津卫的“老例儿”,而且烹煮好的鸡必须整只装盘上桌,象征来年大吉(鸡)大利。
民俗:“二十六”原来其实不炖肉
民俗:"二十五糊窗户"源于讲外面儿
民俗:"二十四扫房子"是个惊险故事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6/0205/26013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