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观察 产经
开门红能否贯穿全月 11月强势亮相
2012年11月04日 17:47投资者对红10月的预期最终落空。但进入11月,A股一改此前疲弱,连续两个交易日强势突破上行,沪指连续站稳60日均线和2100点整数关两大技术支撑。投资者由此关心,11月市场是否具备反弹条件,市场的开门红能否贯穿全月,最终走出有力的反弹行情;哪些板块个股值得关注呢?就此,本期证券《赢家》周刊对11月行情进行全面解读,希望对投资者的操作有所帮助。
上月回顾
2100点持久战打响
10月,市场先涨后跌,A股最终未能上演反弹行情,且10月月K线最终收出阴线。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至今的4年里,沪深股市首次在10月份收出阴线。
回顾10月市场,各路资金在10月展开争夺,尽管国有上市公司股东频频斥资增持回购公司股份,但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增长令人担忧,中小板、创业板公司解禁压力大增,“内部人”大肆减持套现、中小散户资金流出明显,这些都造成预期中的资金涌入效应并未显现,A股2000点保卫战再次打响。
在宏观经济低迷的压制下,10月股市先涨后跌。9月底启动的反弹虽然没有重现9月7日惊心动魄的暴涨行情,但股市仍一度被多方占据优势,上证指数一度站上失守5个月的60日均线,但三季报却让市场陷入纠结行情中。10月是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的时期,这一因素是10月市场反弹落空的主要因素。上市公司2012年三季报10月31日披露完毕。据统计,前三季度,2493家公司实现合计营业总收入为17.74万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合计净利润为1.50万亿元,同比下降2.07%。平均每股收益为0.39元(整体法)。反映出今年第三季度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速度在加快。
在利好利多的纠结当中,空头随后发力,10月下旬市场快速下跌。最终,10月份股指小幅冲高后回落,市场期待的红10月并未出现。上证综指下跌0.83%,深圳成指下跌2.41%,沪深300指数下跌1.67%。
市场分析
三大因素影响11月走势
10月A股先扬后抑,市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走势,主要是各种消息不断,引发了多空双方的分歧。最终,市场在2100点展开拉锯战。而展望11月,市场会有哪些引人关注的事件,这些因素又将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宏观面
经济底确立有利市场反弹
11月A股上演开门红,导致市场上涨的导火线无疑是宏观经济利好的刺激。本周四,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12年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重新回到临界点之上。其中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普遍提升,新订单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创半年新高,且是2012年5月以来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以上。市场认为该数据的持续向好,充分表明经济底部信号的强烈,因此对资本市场形成实质性利好。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此外,11月宏观面也对A股形成正面支撑。众所周知,11月将召开重要会议,而这对于A股市场也将带来新的关注点。市场普遍预期,管理层有望继续出台维稳措施或利好政策。有政策面托底,市场大幅下跌的空间至少能够得以封闭;而如果政策推出力度超出预期,就有望引爆新一轮反弹。基建板块、金融板块、文化传媒概念很可能成为热捧的对象。
市场面
11月或进入
新股真空期
昨日,A股迎来新股浙江世宝,这只迷你新股成为市场爆炒的对象。据了解,这只新股或许将是11月市场唯一的新股。新股上市节奏的控制,有利于市场反弹行情的展开。
事实上,2012年10月国庆节后新股网上发行就分外清淡。资讯数据显示,10月份新股发行没有超过5只,10月份新股发行数量已创出过去40个月的新低。到10月31日为止,已经两周没有新股上市。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10月份,而且从今年下半年开始,IPO的速度已经大幅放缓。据数据显示,今年7月有21家公司招股,8月这一数据降至12只,9月份更是降至5只。
资金面
解禁市值逾1900亿元
11月资金面依旧将受到考验,沪深两市将迎来限售股解禁潮,两市解禁市值逾1900亿元,目前计算为年内第二。据西南证券(行情股吧资金流)统计,11月份将有74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市值1900.59亿元,较10月份增加近82%;其中,股改限售股的解禁市值47.72亿元,首发、增发等部分的非股改解禁市值1852.87亿元。按市场分,1900.59亿元的解禁市值中,沪市公司占到567.51亿元,深市主板公司297.82亿元,深市中小板公司1000.76亿元,创业板公司34.49亿元。其中,中小板公司解禁市值合计占到全部的52.66%。
西南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张刚分析说,从目前情况看,11月份限售股解禁市值为年内第二高,其中,非股改限售股解禁市值占到全月解禁市值的97.49%,较10月份略有提高。统计显示,11月份有22个交易日,据此计算,11月份日均限售股解禁市值86.39亿元,比10月份增加48.86%;11月份平均每家公司解禁市值12.44亿元,比10月份增加106.52%。解禁高峰的到来或制约大盘的上涨空间。
市场展望
11月难突围
2200点或是反弹上限
两连阳拉开11月A股的交易序幕,使得投资者对本月行情期待更多。那么,本月市场能否打破此前的盘整格局成功突围呢?
震荡格局仍是大概率
10月市场先抑后扬,沪指围绕2100点上下展开争夺,而展望11月,机构普遍认为市场仍会保持这样的格局。广证恒生证券认为,从整个走势来看,目前市场只是暂时突破了今年以来的下降通道,但依然还未走出2011年4月至今的下降通道压力。而截止到10月25日,上证指数从1999点以来的最大反弹幅度也不过是6.9%,在此基础上预计反弹仍有小幅上涨空间。但基于目前行情仍只是反弹,而不是反转,判断反弹空间将相对不大。
“短期有望低位企稳。”东北证券(行情股吧资金流)也发布研报表示,国内货币政策调整的步伐相对落后,国内货币政策调整的时间点存在不确定性。扭转当前股指的弱势需要政策以及经济等各方面因素配合,从股票新开账户数看,投资者情绪有所恢复。东北证券预计在流动性以及政策预期下,股指短期有望低位企稳。“大盘上下两难。”方正证券(行情股吧资金流)认为,多空纠结情结导致量能不足,进而制约大盘上、下行空间,大盘反复震荡运行,个股因估值、股价及消息面继续分化,或将是短线盘面主要特征。操作上,立足短线,不追高,逢低关注电气设备、公用事业、化工及底部形态较好超跌低价股,回避前期涨幅过高股及垃圾股。
2132点反压指数
“2012年11月份上证指数主要波动区域为1950点至2150点。”申银万国日前发布研报称,11月股市上下大幅突破均缺乏有效动力。具体来看,有三方面因素影响其走势:市场维稳要求仍在;经济数据改善,担忧减轻,三季报收官,个股风险释放告一段落,暂无明显可见的新的做空因素;IPO明显放缓,限售股解禁实际抛压不大,但资金面潜在压力犹存,临近年底市场风险偏好可能回落,供求关系难有明显改善。技术上看,60日均线和2132点构成反压,2100点上方阻力较大;但短期2000点下方空间也不大,1950点附近有支撑。
2200点或是11月行情的上限,德邦证券分析师也表示,1999点跌破后开始的反弹只能定义为修复行情,技术上沪综指突破了2478点以来的下降趋势线,并且周线上出现底背离迹象,但以目前市场的量能来看,大致攻击的上限区域在2200点附近,指数空间并不大。但从盘面上游资活跃度而言,摘帽概念股短期内翻番者众多,游资利用政策维稳针对超跌股进行游击战使得短期可操作性有所抬升。
板块动向
热点或轮动
选好板块布局冬播
10月市场尽管最终下跌,但却打破了此前市场普跌格局,不少个股在10月有上佳表现。而11月里,哪些板块个股将成为新的热点呢?分析人士认为,11月市场或出现热点的切换,以周期性题材为主的行业会成为市场热点。此外,政策支持的板块个股也将提前开始预热。
周期股战胜牛皮行情
可以预见,11月市场既会迎来暖意,也会遭遇寒流。市场在此之下或出现热点的轮动。分析人士建议,具体来看,在10月份经济数据公布前后,可关注周期股的投资机会。目前,周期类板块估值低企,股价超跌明显;另一方面,当前钢铁、水泥、交运、煤炭等行业的基本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此背景下,周期股有望借助经济企稳预期的再度升温,掀起新一轮涨势。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反弹已经基本走完了“周期股-吃药喝酒-低价股”的反弹路线,一旦短调结束、时机成熟,资金很可能延续此路线“重新炒一回”。
分析师表示,周期股市值较大,反弹的时间和空间更加受制于增量资金的进场情况。因此,在操作中需紧盯量能变化,对于周期股的炒作不宜恋战,特别是在当前市场趋势未明、双向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更需要快进快出,灵活而为。另外,步入年底,消费旺季即将到来,优质低估值的消费股仍然是攻守兼备的投资标的。而新兴产业板块和个股也有望在震荡行情中掀起脉冲式行情,特别是在产业政策可能加速推出的背景下。
政策支持板块有望活跃
11月,宏观政策对于股市的影响不言而喻,在此期间,政策支持板块有望活跃。从近期政府公布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来看,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来稳定经济成为当前最主要的刺激手段,这些政策的推出均能引发A股短暂的反弹或局部热点机会。分析人士认为,更多的经济刺激政策值得期待,具体政策方面,管理层可能会加大基础建设投资的额度,另外,较大规模的财政减税也是管理层提振经济的有力武器等等,这些政策都将刺激相关板块的持续活跃。
行业方面,由于我国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单纯依靠投资刺激经济的发展模式或会呈现边际递减效应,那么新兴产业则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将持续受到政策和投资者的支持。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兴产业目前主要包括的7大领域分别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finance.72177.com/2012/1104/1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