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健康之路 滚动健康

医生围着病人转——这就是协和(组图)

2015年06月24日 16:27

“先去了外科,大夫说我病情复杂,需要去看介入科。介入科大夫说我太年轻,如果做了引流管,挂在体外,生活会很不便,建议我做内引流;内科挂了普通号,大夫说我这个比较复杂,建议挂专家号再看看。”33岁的慢性胰腺炎患者杨磊的经历并不鲜见。

病情复杂,奔波在各个科室之间,患者及家属不懂专业知识,难以汇总各科室意见做出最适合的判断……为了让患者避免这种麻烦,特别是让疑难病患者少走弯路,更加快捷、准确、便利地得到诊治意见,北京协和医院在多年前推出了多学科疑难病会诊模式。

在这间大约3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20余位来自基本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病理科、超声科、放射科、放疗科等科室的医生们共同为10余名患者会诊答疑。

“吴中辉,男,58岁,胰头占位……”会诊室内,问诊大夫向专家报告患者的情况。接着,医生们起身读片、讨论,最后商量出会诊结果。

什么样的病人,能够进入疑难病会诊中心?“筛选是有条件的,病因要够复杂。也就是说,当一位会诊组的专家无法对患者情况做出明确判断时,在征得患者同意后,会将这样的疑难病例提交至会诊中心。”协和医院门诊部秦薇介绍。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副主任何小东教授告诉记者:“会诊可以解决几个问题:一是确诊病情,二是确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案。为了让医生们高效的完成诊断,会安排患者提前完成必要的若干医学检查。在会诊前的上午,还会安排医生对患者进行一次全面问诊。”

每位患者的会诊都要经历:问诊医生汇报患者病情病史→专家们根据患者病情、影像资料多角度讨论→在会诊组长主持下,得出会诊结果→请患者家属进入会诊室,向其解释会诊结果。

这种模式打破了过去以治疗手段分科的旧机制,建立了以病种为单位的新机制。临床和医技多科室共同阅片、集体讨论决策,在大幅提高诊疗效率、为患者带来切实利益的同时,加深了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和对其他专科最新进展的了解,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路,培养了全面思维,直接推动了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从病人找医生,到医生找病人,协和建立的疑难病会诊中心、探索的多学科诊疗模式,是对传统专科就诊模式的颠覆性革命。

这一会诊模式,该团队已持续整整5年。忠于科学,忠于人民,正是一代代协和人的身体力行、探索坚守,才会有今日“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文化。

文章来源:http://health.72177.com/2015/0624/19483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