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尚前沿 时尚讯
消费维权日临近 内衣产品补钙保健品仍有不合格
2015年03月11日 17:44冬天保暖内衣卖得红火
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又要到了,日前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针对老百姓关心的两项日常生活用品进行了抽查检测,并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进行了通报。
据悉,此次检测的19批内衣产品,经检测完全符合标准的有17批,不符合标准的有2批次,合格率为89.5%;此次检测的12个品牌补钙类产品,经检测完全符合标准的有10批次,不符合标准的有2批次,达标率为83.3%。
内衣产品
检测19批内衣产品,合格率为89.5%
内衣是指穿着于外衣里面与体肤比较接近的衣服,亦有“人体第二皮肤”之称。针织内衣包括文胸、内裤、汗衫、背心、棉毛衫裤、保暖内衣等产品,品牌多,款式多,价格差距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尤为关注。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姑苏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开展了流通领域针织内衣的比较试验,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苏州市纤维检验所进行检测。
记者了解到,此次比较试验样品由苏州市姑苏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从姑苏区八大商场随机购买。样品涉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上海以及香港等省市区生产和销售企业,共19个批次。包括高、中、低不同购买能力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价格从40元每件到370元每件不等。
试验测试项目包括: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色牢度、甲醛含量、pH值、异味、纤维含量、透气率、保温率、水洗尺寸变化率等9个项目。本次检测19批产品,经检测符合的有17批,不符合的有2批,合格率为89.5%。纤维成分不符合有1批,主要是文胸蕾丝不达标。保暖率不符合的有1批,样品保暖率只有21.9%。
保暖率不低于30%,才称得上保暖内衣
姑苏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消费指导部主任陈建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暖内衣的保温率不得低于30%,透气率不得低于180 mm/s,保温率越高说明穿着越暖和,单位克重保暖率高,则织物使用的纤维材料少,成品质量更轻。保暖率低于30%的产品,将不能被定为保暖内衣,按照普通内衣的标准执行。”
那么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又该如何才能正确的选购到安全、合格的保暖内衣呢?
陈建锋建议:“首先,消费者购买针织内衣时,尽可能到诚信度较好的商业企业、商场择优购买;其次,购买内衣时应查标识,看包装。闻一下有没有令人不舒服的气味,尽量不要购买有涂料印花的产品;再次,购买内衣过程,消费者可要求商家提供质量检测报告;最后,购买时要索取并保留发票等凭证,一旦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凭此据向消保委或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补钙类产品
检测12批次钙产品,合格率为83.3%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元素,被称为“生命中的钢筋混凝土”。现今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补钙产品,其标称的功效成分、含量、产品质量情况如何,也是广大消费者非常关注的焦点。
去年10月期间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开展了补钙产品的比较试验工作。比较试验样品全部由苏州市消保委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随机在苏州、昆山、常熟市各大商场、超市、药店购买,并委托苏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
本次比较试验共12批次样品。其中,健字号补钙产品7批次(1个批次标称原产国为美国,经销商来自广州市;1个批次为中美合资产品;5个批次样品产地分别为珠海、杭州、容成、常州、福州)。非健字号补钙产品5批次(4个批次标称原产国为美国,经销商来自杭州、上海、珠海等3个国内省市,1个批次样品产地为南京)。
记者了解到,此次检测项目包括:净含量、重金属项目[砷(As)、铅(Pb)]、主要标志成分[钙(以Ca计)]、微生物项目[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检测结果显示,有10批次样品完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达标率为83.3%,2批次样品不达标,问题为钙含量和净含量。
钙含量需同时满足产品明示标准和标签明示值
“作为补钙产品,钙含量是该类产品的标志性成分,需同时满足产品明示标准和标签明示值才行。本次检测发现12个批次样品中,有1个批次由南京优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商标为‘麦金利’的牛乳钙咀嚼片,钙含量检测值为3.5 g每100g,虽达到了标签明示值的要求,但未达到企业提供产品标准中规定的要求,即9.0到20.0 g每100g。” 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邹一敏介绍:“除此之外,还有1个批次由上海彩辉商贸有限公司经销的名为‘新生命液体钙片’的进口样品,单件净含量检测值为254克,标签标注净含量为270克,负偏差为16克,高于允许负偏差为9克的要求,即存在缺斤少两的现象。”
采访最后,邹秘书长也向消费者进行了消费提示:“首先,不要被响亮的广告、夸大的宣传迷惑,不要被各类响亮的补钙商品名称所迷惑;其次,注意查看含钙量,如果使用不同标注方式,数值不能直接比较,要折算后比较高低;再次,钙产品并非越贵越好,不同钙品适宜人群也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才对;最后,消费者在选购钙产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特别是老年人切勿在健康讲座、礼品派送、免费旅游等活动中冲动消费。”
本报记者 姚一鹤 文/摄
新闻链接>>>
1、铅、砷累积会损伤人体
铅、砷等重金属在人体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慢性中毒,对人体造成伤害。
微生物指标与食品的腐败变质、食品被污染的程度有密切关系,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中致病菌可引起细菌性感染和食物中毒。如,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呼吸道感染、流行性咽炎的爆发性流行以及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和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
2、补钙的禁忌
钙虽为人体必需的元素,却也并非多多益善。科学实验证明,长期用钙过多也会产生许多危害,主要表现为便秘、增加肾结石的危险、影响其它矿物质的代谢、大动脉钙化、影响胎儿发育增加罹患心脏病机会和高钙血症、疲劳、恶心乏力等症状。
钙剂不应与某些食物同吃。有些植物性食物,如谷类、尤其是全麦片、全麦、麸皮等,因含植酸高影响钙的吸收;又如菠菜、芫荽、苋菜等多种蔬菜,都含草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会和钙相结合而妨碍钙的吸收。有些油脂类食物同食,由于油脂分解后生成的脂肪酸与钙结合后不容易被吸收。
3、通过膳食补钙效果更好
尽量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达到从天然食品中获取足量钙的目的。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特别是牛奶。
4、特殊年龄段的补钙
老年人缺钙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应从改善饮食结构和服用钙品两方面加强钙的摄入量。在摄入含钙食品时,老年人应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饮食合理适中,促进身体吸收;另外,老年人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较弱,单纯服用钙制剂无法从发病机制上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还要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才能防止钙质流失,提高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促进骨代谢和骨形成。
儿童补钙应以食补为主,在服用钙品时应特别小心。儿童肠胃功能较弱,不要选择碱性强的钙品,如碳酸钙、活性钙等;儿童摄入过量钙,会抑制对锌元素的吸收,因此对缺锌儿童进行补钙时应以食补为主。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fashion.72177.com/2015/0311/19321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