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尚前沿 时尚讯
人们需要怎样的百货业?
2015年03月10日 16:56近日,华堂商场北京右安门店开启了闭店优惠活动,同时,华堂方面宣布,将于4月1日起正式停止营业。营业7年的华堂商场右安门店内悬挂着“闭店感恩”的字样,松下小家电专柜上贴着“部分电器5折”的促销标语;一些服装品牌货架上“5折甩卖”、“最低3.8折”的标签随处可见,不少老年人争相购买。此场景让笔者不禁感慨,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零售企业,华堂商场近些年节节败退,从2011年起,短短5年内闭店前的“挥泪甩卖大戏”已5次上演。
其实华堂接二连三的闭店并不是偶然,在笔者看来主要是华堂的前期定位出现了问题。华堂在京门店经营模式上坚持日本的经营方式,注重采购自有品牌的商品,然而消费者对于其自有品牌的认可度并不高,致使消费者大量流失。当然华堂也并不是优势全无,其经营的生鲜食品种类齐全,品质优良,不少消费者也都是看好这一点才去购买的。不过,据华堂方面表示,关闭的几家店铺中生鲜食品虽做得好,也只是拉动人气,真正能挣钱的仍是服饰类产品的销售。
实际上,面对闭店止损的并不只华堂,还有百盛、新光百货、王府井百货等百货业。据某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14年,全国就有26家属于大型连锁百货的门店停止营业。其中,北京关闭了1家百盛和3家华堂。
是什么原因导致传统百货发展滞后,连年亏损导致停止营业呢?笔者认为这其中包含诸多原因。首先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百货业造成巨大冲击,对消费者的分流作用越来越明显,能在家中通过购物网站买到价格低廉的同类商品,消费者又为何要到百货商店购买呢?为此百货业需要积极转型,朝购物中心、主题化商场方向发展,通过增加超市、餐饮、休闲娱乐等体验性服务,有针对性地改变商场布局,迎合消费者需求。
其次是目前百货商店、购物中心众多,进驻的品牌相似度较高,造成同质化竞争严重。为改变这一局面,不少企业通过定期打折、会员免费停车和享受折扣、举办主题活动等方式吸引消费者。例如,北京双井富力广场定期举办明星签唱会、泰迪展等主题活动。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引进特色品牌、特色美食,并在商场内的大片空地区陈列艺术品,吸引消费者前去购物。
最后是近些年百货业态发展过度,很多企业都在扩张,但实际上市场并没有那么大,所以导致如今的闭店潮。
颓势乍现,各家百货业纷纷出招扭转局面。华堂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对现有门店进行整体改造升级,商品组合、卖场布局等方面都要进行调整,同时也会增加开发餐饮、美容美发等服务形态,将华堂打造成为购物、娱乐、餐饮一体的商业中心。这一系列做法究竟收益如何,还需要市场来检验。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fashion.72177.com/2015/0310/19318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