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旅行 旅游资讯
三沙非遗线索独具海洋特色 传承千年文化风骨
2015年03月10日 16:51三沙市永兴岛附近海域,渔民正在潜水抓鱼。本报记者宋国强摄
茫茫大海之上,千百年来,海南岛渔民鼓足帆桅,驶向南海深处,在风口浪尖中讨生活,期间形成了独具南海特色的传统捕捞技艺和民间风俗。生活在三沙永兴岛、赵述岛、甘泉岛等岛礁上的渔民至今仍在沿用这些捕捞工具、技法,仍在研习祖辈尊崇的民风民俗。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传统技法和民风民俗因种种原因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直到2014年我省文化主管部门首度组织专家赴三沙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这些独具海洋特色、代表南海渔民风骨的文化遗产线索,整理成报告,逐渐被“唤醒”,引发各界关注。
缘起:
探寻保护南海特色文化
海南岛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山地性与海洋性两类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5年起,海南省山地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有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琼中黎族民歌、黎族竹木器乐等21项目进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拥有悠久历史的海洋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鲜有人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灵魂的表现方式,更是一个民族或族群的‘风骨’。我们希望通过普查将这些遗产记录和保护起来,让更多人了解、熟知南海的渔民文化。”省文体厅非遗文化处刘实葵告诉记者。
为此,2014年,非遗专家工作小组走进三沙,1年多的时间里,专家们先后对多个岛屿进行实地走访。由于活跃在三沙的渔民,籍贯多为文昌、琼海、万宁,为更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资料,专家们又辗转走进渔民们的故乡,基本摸清和掌握了三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情况、传统技艺以及民风民俗。
经调查,南海总计有13项有效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包括深海、浅海捕捞技术,以及南海更路簿、祭祀兄弟公、幼儿避邪吉祥物等,海洋特色凸显。
“这些非遗线索乍听起来与普通渔民日常生产劳作无异,但却极具海洋特色。”刘实葵说,比如浅海捕捞技术中捡螺这一项,由于早期南海海上生活条件很差,渔民到海边怕布鞋湿,都是把鞋放在船上,穿自制的木屐,拿根拐杖,挎个竹篮,在海边捡螺,雨大时,则加穿一件蓑衣。
讲述:
经验练就潜水捕捞技能
“潜水捕捞多在晚上进行,从太阳落山到凌晨都是最佳捕捞时段。”永兴岛东村渔民韦昌清讲起潜水捕捞的技法时一脸兴致勃勃。他说,多年来,每当太阳落山,他和几个渔民就会开船去永兴岛附近的暗礁作业。穿上潜水衣,带好泳镜,背上一个80厘米长的网袋和鱼箭,再戴好连通船上供氧机的供养管,才纵身跃入海中。
“有时伸手能抓到的鱼,就迅速判断位置,快速徒手把它抓起来,放进网袋。”韦昌清说,潜水捕捞,几乎凭的都是经验的积累,以抓石头鱼、龙虾、海参、鹦鹉鱼为主,有徒手抓鱼、鱼箭刺鱼和鱼钩钩鱼3种方法。当鱼在海里游但距人较远时,就拿鱼箭快速用力一插;当鱼在石缝里偷偷休息时,就拿鱼钩一钩,把它拉出来。
“这就是我抓石头鱼、龙虾时用的鱼箭!”韦昌清从门后找出一根1米长的鱼箭,兴致勃勃地表演起了他在海中进行了无数次的刺鱼动作。这是鱼箭和鱼钩的结合体,长约1米,一头细尖,一头有弯钩,方便使用。
“潜水捕捞,一般下到水下20米左右,所以相比其他捕捞方式危险性更大。”韦昌清告诉记者,“潜水捕捞的危险性主要是因为下到水中时,全靠供养管来呼吸,但有时船的螺旋桨会将供养管打断。我就遇到过几次这样的情况,有经验的渔民一旦发现会迅速浮到水面呼吸,船员也会根据经验判断潜水者浮上来的位置,并将其迅速拉上船。”
展示:
岛礁周边的浅海捕捞
3月4日7时,太阳早已跃出海面,记者登上了渔民黄雄民的渔船,向永兴岛西北方七连屿进发,现场感受文昌籍渔民所擅长的浅海捕捞。浅海捕捞一般在岛礁附近的浅水区进行或走上较浅的岛礁站着捕鱼。
船行驶约20分钟后,渔民将5条鱼线扔入海中。
“这就是文昌渔民常用的拖钓,主要钓马鲛鱼、金枪鱼。”黄雄民说,拖钓一般一条船带五六条鱼线,鱼饵现在多是高仿鱼,而以往是鱼片或八爪鱼的爪。
渔船行驶近半个小时后,渔民们开始收线,但遗憾的是此次拖钓没有收获。9点左右,渔船行驶至七连屿附近,渔民们简单吃了饭,便裹上厚厚的潜水服,带好泳镜,拿着四周由泡沫围裹的鱼筐和一条带小鱼钩的渔线跳进了海里。
礁盘附近的海水有2至5米深,黄雄民的身体和鱼筐基本都保持浮在水面。“在水里看到鱼后,先将鱼饵撒出去,再将鱼钩抛出。”黄雄民先解释了一番,便将脸埋进水里,不一会儿只见他手一抬,一条石斑鱼便被拉出水面。
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黄雄民一直在连续劳作,他的收获是共计40多斤的石斑鱼和一条5斤的墨鱼。
建议:
非遗线索融入文化旅游
除了捕鱼技法和捕鱼工具之外,此次普查中还记录了渔民航行路线和航海经验的《南海更路经》和南海民俗祭祀兄弟公。
遗憾的是,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南海更路经》航海经验和流传至今的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渊源,现在稍微年轻一点的渔民都鲜有了解了。
“如果不对这些非遗线索加以保护,恐怕以后就没人知道了。”永兴社区居委会干部郭义明说,除了这些经验和民俗外,渔民们所使用的渔具也是用坏即扔,很少有完好保存下来的“老物件”。“政府除了要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加以保护,更要对渔民进行知识普及,这样才能保证持续传承。
对此,三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符戆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一定要从这个高度来认识非遗保护的意义,才能保证我们的民族文化不断流。”
千百年来,三沙的渔民都是采用这种传统捕捞技法在南海进行生产作业,它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承载。
对于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符戆建议,不能停留在将其器物、工具保存进博物馆就算保护,更应遵循“活态原地保护”原则,将其作为一种岛礁文化,转化、融入南海文化旅游当中。这样做既能让渔民从落后、低效的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参与到海岛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又能让这些遗产线索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travel.72177.com/2015/0310/19317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