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尚前沿 时尚讯
错误的常识从何而来?
2015年02月27日 20:36英国学者安德里亚·巴勒姆在《为什么你坚信不移的许多事其实是错的》(化学工业出版社)一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活等方面,对人们习以为常的常识错误进行了批判。作者深知常识对于人们思维的重要影响,所以在本书中纠正人们错误常识时苦口婆心,甚至还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故事作为案例。本书在介绍正确常识时,并没有从严肃的学术角度进行学理层面的探究,而是将错误性常识如同剥洋葱头一样慢慢剥开,从而揭示常识的真相。
书中的很多案例,颇引人深思。比如,离电视太近或在昏暗的光线中读书会破坏视力。很多人认为,“用眼过度”会破坏视力。奇怪的是,从未有人提出“用耳过度”、“用舌过度”、“触摸过多”也会破坏人的五感。作者认为: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眼睛是不会破坏视力的,“只有在直视太阳或激光等极少数情况下,视力才会被破坏;除此之外,在昏暗或强烈的灯光下看书等行为是不会破坏视力的……在不佳的灯光下,看书时较难集中注意力,但这不会永久性地改变眼睛的结构。同理,看电视时离电视太近或太远也不会永久性地影响视力。”
时间会改变人们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猜测可以被误认为是事实,错误的想法也可以成为常识。为什么如错误常识可以大行其道?作者认为:人们往往不愿意接受事实,而愿意接受一个动听的故事。假如有人告诉你:我们每年在睡眠中会吃掉八个蜘蛛?也许你刚开始不相信,但是有一个人说这是真的,那么很多人就会接着说这一定千真万确。再比如,糖是人体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养分,有专家认为吃糖过多会引发肥胖、糖尿病等病症。可是人们在转述中,却遮盖了“过多”,其结果是糖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天敌,这实在是冤枉了糖,对糖太不公平。由此不难看出,一知半解的认识或者模棱两可地理解问题,都是常识出现错误的原因。
对于科学常识、生活常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关系到每个人的分析与判断。人们普遍认为,在冬天饮酒能抵御严寒。真是如此吗?从生理学层面看,酒精是白酒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酒精在体内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极小,饮酒后有暖烘烘的感觉是因为酒精能刺激血管扩张,加快新陈代谢,给人一种增加了热量的假象。还有很多人认为,营养不良的孩子很瘦弱,使人可怜,而营养充足的孩子白白胖胖,讨人喜欢。可是物极必反,营养过剩,形成肥胖儿,不仅造成智商下降,视觉、知觉和接受能力会低于正常孩子,容易形成弓形腿、平底足,长大成人后还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
也许正如本书书名所说的那样,我们很多坚信的常识可能就是错误的。阅读本书,我不禁在想:由于中国学校长期采取灌输教育的模式,致使很多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失去,社会领域的各种创新就成为一句空话。反过来看,社会管理创新、科学技术创新,无不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只有掌握正确的常识,才能为独立思考提供基础,进而为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根基。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fashion.72177.com/2015/0227/19297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