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时尚前沿 时尚讯

理性辨别生活“常识”

2015年02月27日 20:36

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一条“无线路由器附近的植物不发芽”的信息在网络上传开。不少网民称“难道是被wifi害死的?”而事实的真相是:影响种子发芽的原因有很多,不能认定是wifi的影响,更不能由此类推wifi对人体的影响。符合标准要求的设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wifi辐射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报道中还提到了一些伪科学的“常识”:像喝盐水能杀死埃博拉病毒,吃洋葱能预防埃博拉出血热,pm2.5致孕妇流产率达七成等。这些与生活有紧密联系的类似伪“常识”,相信生活中有的人或多或少地听说过、看到过,甚至还转发过。

因为有的人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当他们看了这些说法以后,真的把其当成了科学常识,有的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予以接受,还有部分人出于好奇、新鲜或者觉得有用就把这样的信息告知或转发给了朋友。互联网时代,通过微博、微信转发信息很容易。如果收到信息的人再转发,信息就会快速广泛地传播出去。

尽管有的人只是随意地在转发这些信息,但是因为这样的信息与好多人、甚至是几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基本上是生活中“常识”性的东西,所以收到这样的信息对人们的认知和心理或多或少会有影响,有的人甚至还会把其当做真正的生活常识去实践,按照其要求的去做,最终却是自己受伤害。

要是这些信息传达的是正确、科学的观念,大规模的转发能起到普及科学知识、引导正确生活观念的作用。可是,科学证明很多这样的信息是伪科学的,并不具备科学的价值,喝盐水不能杀死埃博拉病毒,吃洋葱也不能预防埃博拉出血热,pm2.5致孕妇流产率达七成被证实是流言。这样的信息如果不加辨别传播出去,就容易在受众心里培植起错误的观念,生活中易犯下常识性的错误,损害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把人引入愚昧的歧途。

互联网时代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方便,同时也让信息变得真假难辨。错误“常识”信息的传播也在说明,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提高,对与生活相关的知识非常关注。生活中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全面地了解各类专业知识,遇到类似的信息,要谨慎科学地对待,不要轻信错误信息,更不要轻易传播。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广泛地普及与生活有关的科学知识,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途径多刊发一些科学的生活常识,特别是当一些错误的“常识”在生活中出现时,更要及时地予以澄清。科学是伪科学最好的“解毒剂”,人们了解科学知识,错误的“常识”在生活中就没有了市场。

文章来源:http://fashion.72177.com/2015/0227/19297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