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尚前沿 时尚讯
研究称情人节容易分手或有科学依据
2015年02月16日 21:49情人节结束后,有人在收拾前天晚上party留下的脏盘子,而有些人刚谈完了分手,准备开始全新的单身生活。“我已经忘记了他怎么和我谈分手的,只记得开始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最后是怎样落魄地从游乐场走回家。”刚分手的爪爪如是说,“好讽刺,别人都在庆祝,我们却在谈分离。”
小编从爪爪口气里,听到了满满的失望与不解,她好像没有什么做的不对,满怀期待的情人节最后怎么会是这个结果呢?其实据小编搜集整理,情人节分手早就流行起来了,整个二月也是恋人们分手的高发季节!我们先来看由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于2004年的调查显示数据:
显示数据
数据显示,每年2月14前后一周的时间里,分手率是平常时间的2.5倍。在情人节参加实验的受试者,更容易分手。二月份的分手几率达到13%,四月有7.4%的人分手,而九月与十月的分手率最低,分别是4.2%和5.1%。当然不是说情人节会直接导致分手,但是,本来在这个充满浪漫的周六里,情人节却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为此,研究者提出了两个假说:
煽动假说 (instigator hypothesis),小编理解的煽动假说指的是情人节的煽动效应。人们生活在社会化的情境里,难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煽动,而在这个属于所有人的情人节里显得更加容易。小编总结了几种煽动情节:
单身人士的煽动
在情侣狂欢的节日里,单身人士显得特别落寞,难免具有煽动情绪。说不定在情人节当天,你因为没有陪伴你的伴侣,你的伴侣和他的单身好友一起,忽然觉得单身很自由,很羡慕他们,又受到好友们的各种煽动(这种煽动包括对你们感情本身的煽动,也包括背后诉说你的坏话煽动伴侣情绪),最终选择与你分手。
其他因素的煽动
简单地说,就是攀比。平日里海枯石烂的爱情必须在今天接受现实的考验,玫瑰的数量,餐厅的档次等等。在看到其他情侣是如何将抽象的爱情具体化,转化成手段,爱情的好坏似乎就有了区分。从这一角度上来讲,往常看似绝美无功利的爱情,都靠着一股信念支持,但在今天却行不通了!无论你在哪里,身边总会有一样事物来提醒你。那么在这一天,所谓“苦情”的爱情往往就会土崩瓦解,有人就会望着高档餐厅的橱窗对自己的爱情动摇了。“我他妈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诸如此类的问号开始在心头出现。更不用提在我们身边瞬间驶过的高档汽车里看到的那一幕等等。这都是可以让爱情信念动摇的一切因素。其实最可怕的并不是这些,而是身边的亲朋好友通过朋友圈、微博等传来的关于情人节的讯息,尤其是女孩子,即便别人不问,她也会拿出情人节这一天她收到的礼物向人炫耀。当然,这可能是一部分人。
催化假说 (catalyst hypothesis),对于之前就有矛盾的情侣来说,情人节可能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情侣间的感情,会随着彼此了解的加深和相处爆发出各种矛盾与不和谐,那些本来就坚如磐石的关系,受情人节影响不大,真正该小心的是那些原先就岌岌可危、暗流涌动、充斥着许多不满和委屈的关系。小编总结了以下几种催化情结:
第三者的催化
这一天,一个人不可能分成两半,伴侣与第三者之间,必须只能选择一个。第三者是爱情的定时炸弹,可能平时无法感受它的存在,而在情人节这天,如果时机已经成熟,那么背叛的事情就会发生!这是一个情侣的节日,二人世界不可能硬掺和第三个人,毕竟我们还没有那么开放!平日里还能凑合,但是在情人节,必须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那么问题来了,新欢还是旧爱,到底爱谁多一点?权衡之下做出了选择,“我们分手吧”。被甩者要么就如爪爪一样,一头雾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要么就是抓到了伴侣背叛的那一幕。
以往矛盾的催化
有研究显示,情侣在这一天往往会总结一年所有美好的点滴,甚至谈到结婚问题。如果你们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满是伤痛与委屈,这一天势必将是所有矛盾的爆发日。一些比较纠结的关系可能会给节日造成额外的压力,比如说在过去的一年里,你的伴侣一直都不称职,情人节没有计划,过得非常糟糕,结果两人就开始翻旧账,互揭对方的不是与伤疤,隐藏很深的矛盾都被彰显。问题多的情侣,分手是迟早的事,情人节只不过充当了一个“催化剂”的角色,让分手来得更快。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fashion.72177.com/2015/0216/19285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