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健康之路 健康资讯

专家:中风康复治疗务必趁早

2015年02月12日 22:53

中风患者只要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发病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

受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康复医学科主任 潘翠环教授

文/羊城晚报记者 谢哲 通讯员 许咏怡

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下,脑卒中(中风)在人们的惶恐无措中来势汹汹,以“四高”特点而令人闻风丧胆,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专家表示,患有脑血管疾病经抢救存活的患者中,50%-80%留下不同程度的致残性后遗症,如偏侧瘫痪、语言障碍、关节僵硬等,这不仅使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更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A

中风康复治疗应始于发病48小时后

与死亡擦肩而过后,大部分人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休养。临床上,许多中风患者可以拄拐步行,但姿势异常、肢体运动不协调,患侧下肢以弧形轨迹划动,患侧肘、腕和手指弯曲僵硬地悬于胸前。或者偏瘫侧的手部肿胀、肩部疼痛难忍,以致患者不敢活动患侧上肢,使得肢体运动功能停滞不前。

那么,中风病人发病后的结局就应如此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潘翠环教授却不那么认为。她表示,上述的许多问题可能是因为患者早期没有及时规范地介入康复,或者在康复过程中使用了不恰当的方法,造成诸多不利于机体功能康复的障碍。“许多患者及家属存在误区,认为康复介入应该在患者治愈基础病、整体身体状况改善后才能进行,如果存此想法,后果则可能是患者终生依赖家人或陪护。”潘翠环表示,世界著名康复医学专家Pat Davies提出的“康复治疗应开始于发病之日,而不是待到康复中心之时”是最具有积极意义的。

B

早做康复,九成患者可恢复自理能力

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到底能起多大作用?潘翠环介绍,根据康复临床总结和大量研究表明,在中风存活的患者中,进行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恢复独立行走和自理生活能力,使30%的患者恢复原来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地只有6%和5%!“中风患者早期、规范的康复介入时机非常重要,患者早期床边护理和系统、正确的康复措施介入是重中之重,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康复对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风康复究竟何时可以介入?一般来讲,中风患者只要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发病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但潘翠环强调,早期康复训练一定要在正规医院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C

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早期床边康复

▲合适体位摆放:患者床上卧位可分为仰卧位、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及健侧卧位,需要针对不同体位,借助枕头、毛巾等为患者摆放适合的体位,正确的体位摆放可预防痉挛过早过强产生、关节挛缩、压疮及手部水肿等障碍。

▲被动关节活动:针对患者上、下肢各关节做被动运动,要求护理者了解相关解剖结构,保护患者的重要关节。被动活动时动作规律缓慢,避免快速用力牵扯或大幅度动作,逐步增加被动活动的幅度和范围。

▲在训练垫上训练:为坐位、站立位躯干及肢体控制打下基础,多为躯干、肢体运动控制及力量训练,包括桥式运动、自主/辅助翻身训练、卧位-坐位转移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等。

2、站立平衡功能训练

潘翠环表示,中风患者一侧躯干、肢体瘫痪无力,站立时易向患侧倾倒,而良好的站立是步行的基础,所以利用康复治疗技术及器械对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站立平衡训练至关重要。至于到医院康复科,采用BIODEX平衡训练系统评估患者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并为患者提供下肢重量承受力等训练,以及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可直观了解患者站立时两足压力的分布,及时进行重心转移以达站立平衡等。

3、步行功能训练

别以为步行训练很简单,其实是要根据步态分析,对患者异常步态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训练。可采用减重步态训练系统减轻患者下肢和腰部重量,尽早进行安全、主动的步行训练;或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患者在站立位进行重复、正确运动模式下的步行训练;通过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对患者异常步态进行针对性分析和纠正等。

4、上肢、手运动功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将训练巧妙地贯穿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如上肢偏瘫综合训练、虚拟游戏训练等,达到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及耐力,使肌张力正常化,改善平衡协调能力及增强机体整体功能水平等作用。

5、语言、吞咽训练

许多中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吞咽障碍,表现为不能讲话、讲话含糊不清或无法理解他人讲话内容等语言问题,还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吞咽问题。吞咽障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经常误咽会导致肺炎。

可采用的康复措施有:通过失语症评估及训练系统、构音障碍评估及训练系统进行针对性语言训练;通过吞咽球囊扩张术、吞咽障碍生物反馈治疗仪、相关吞咽训练手法等对吞咽障碍进行训练。

潘翠环强调,早期康复治疗手段看似简单细微,却为患者后期的康复治疗进程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减少并发症、痉挛、异常躯干姿势的发生,循序渐进地诱发失能躯干、肢体的功能恢复。

文章来源:http://health.72177.com/2015/0212/19277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