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前沿 时尚讯
快时尚品牌迅猛扩店背后是重重危机
2015年02月11日 15:58许多无印良品(MUJI)的顾客都会对它的高价格“颇有微词”,特别是进口商品的定价,似乎离着“亲民路线”的风格有点远。但最近,快时尚狂热粉丝夏夏发现,无印良品的不少产品都降价了。一款轻薄型羽绒服原来的标价是698元,现在是498元,足足便宜了200元,相当于打了7折。
倒不用摩拳擦掌准备疯抢,因为这次不是限时打折,而是MUJI公司为这些产品进行了重新定价。对于价位处于高端的快时尚品牌来说,通过降价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无疑是有效的竞争手段。
快时尚品牌在全国城市开店比例
150余款产品悄悄地换上新标价 轻薄型羽绒服便宜了200元
无印良品杭州利星店调价是从1月底开始的,150余款产品被标上了新价格,其中以服装类为主,日用杂货类产品仅有一款沙发。
“降价幅度最大的就是这款轻薄型羽绒服,便宜了200元。服装类普遍降价三四十元,4字开头的产品迈入了‘3时代’,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价格差还是很实在的。”无印良品利星店店员说。
同样的商品,在日本和中国的售价有很大的差异。在日元汇率持续下跌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了海淘或代购。
其实早在去年10月,MUJI已经在生活杂货门类产品中对“新定价”进行了第一次试水。当时,钢制刀叉、BP收纳箱等都有了新价格。
被重新定价的150余款产品仅仅是开始。无印良品在今年下半年还将进行一次降价,调价对象仍是服装类产品。
MUJI开餐厅 H&M做彩妆
快时尚纷纷“踩过界”
随着服装的快时尚市场越来越饱和,快时尚巨头们开始寻求新的蓝海。
去年年底,无印良品餐厅在台北一家百货商场亮相,一开张就成为大排长龙的人气餐厅,这也是无印良品在日本本土之外,继香港、成都之后的海外第三家餐饮店。
为什么不务正业跨界做起了餐饮呢?无印良品方的解释是: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一个品牌想要深入人心,就不能只局限于商品本身而已,更重要的是想办法让消费者得到体验,而吃东西,是对品牌最直接的体验。”
跨界的对象不仅仅是餐饮。近日,作为世界三大快时尚品牌之一的H&M宣布,将于今年秋天在全球40个市场的主力门店和网上商城两个渠道,推出成套的彩妆及身体、头发护理产品。
与此同时,快时尚跨界玩家居的趋势也日渐明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为ZARA和H&M。2011年,销售家居用品及室内装饰品的ZARA home进入中国,至今已经开了近20家门店。2014年1月,H&M家居系列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已经连开7家大型旗舰店。
今年快时尚品牌仍迅猛扩店
发展背后是重重危机
相对其他类型的服装品牌,快时尚今年的开店速度依然迅猛,中国市场仍是大部分快时尚品牌的拓展重点。
H&M集团目前在华拥有200多家店铺,据H&M介绍,2015年计划开设的门店增长率为10%-15%。
无印良品计划在华新开30家店,同样来自日本的优衣库(专题阅读)则表示将保持每年80-100家的速度增长。
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表示,旗下所有品牌将在中国的60多个城市总计开设500多家店铺。
快时尚品牌迅猛扩店的背后面临着重重危机。英国著名高街品牌TOPSHOP在1月31日突然关闭在日本的五家门店。由于歇业突然且并未提前通知,因此有传言称TOPSHOP将退出日本市场,但目前品牌方面还没有正式发表告示。在杭州也有类似案例:作为第一家进驻杭州的快时尚品牌,MANGO在2013年相继撤走了5家门店中的4家。
针对近两年的快时尚扩张热,业内众说纷纭。有专家直言,以目前快时尚品牌的数量以及竞争情况来看,单靠某个特质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经过近几年的快速扩张,快时尚已经不是一场让所有人都可以轻松获利的游戏。尽管目前优衣库、ZARA等品牌分立山头的竞争态势逐步牢固,但快时尚在中国的重新洗牌已不可避免。”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fashion.72177.com/2015/0211/19271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