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教之家 科教动态
评论:“直升高校”的教改只是逆势而为的冒险
2015年02月06日 10:02今后,北京东城区的部分学生将享受不参加高考,直升高校的“优待”。据悉,东城区将在区域内遴选2至3所示范高中与高校牵手,约计9对,约涉及21校次启动“5+2”直培机制。所谓“5+ 2”,是指学生在高中期间学习5年,大学期间学习2年。目前该政策仍在研讨、批复中。(2月4日《北京晨报》)
“绕过高考,直升大学”,这样的颠覆性政策,使人浮想联翩。公众普遍的担忧在于,倘若此一机制果真启动,极可能沦为少数人的特权福利,甚至给本就脆弱的教育公平以沉重打击。事实上,在我们的记忆中,类似案例并不少见。
基于过往种种未必成功的“试验”,近段时间高考招录政策,其实已经释放出了明显的“收紧”信号。无论是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增加全国卷使用省份,还是调整高校自主招生规则,这一系列的举动,都宣示了教育主管部门,“尽量统一高招模式,减少特殊状况,排除不确定性”的迫切考量。在此背景下,东城区抛出“不高考直接升高校”的创意,自一开始就显得尤为刺眼。
尽管当地并未阐明,“5+2”直培机制,具体以怎样的方式展开,然而有些潜在风险,总归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该机制人为制造了区域和身份的双重歧视。东城区与别的区之间,试点高中学生与其他高中学生之间,无可避免地会被差别对待;另一方面,这一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高考为核心、以分数为标准的大学招录秩序。极易给暗箱操作、地下交易留下后门。
一切地方版本的教改试验,原本都应该自觉统一在宏观的公共教育规则之内。然而在日常实践中,却时常有某地以改革创新之名,伸手向上“要政策”、“要空间”的情形。这种自下而上的教改推进路径,因为缺乏成熟的框架设计、效果评估,故而基本很难实现预期目的。非但如此,在很多时候,此类教改方案甚至充斥着“地方自利主义”的色彩。
教育改革,固然离不开地方的先行先试,可这更多还是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层面的,而绝对不是利益的倾斜、规则的妥协!放诸现实语境内,基本可以确信,只有持续统一和简化高招录取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捍卫教育公平。这理所当然意味着,要努力排除各种“特殊状态”、“例外情形”。相较于此,东城区的“5+2”直培机制却逆势而为,着实令人费解。蒋璟璟(华西都市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edu.72177.com/2015/0206/19254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