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健康之路 健康资讯

长期胃不适 警惕胃肠间质瘤

2015年01月14日 22:09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邓艳红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简文杨

消化道是食物消化与吸收的通道,可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过大多数人对消化道肿瘤中的胃肠间质瘤仍很陌生。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邓艳红副教授接受采访时介绍说,胃肠间质瘤占消化道肿瘤的1%-5%,往往难以早期发现,易被误诊,如果长期出现胃部不适,或查不出原因的胃痛,应警惕是否患上了胃肠间质瘤。

最年轻的恶性肿瘤

邓艳红副教授介绍说,胃肠间质瘤(GIST)可以说是最年轻的恶性肿瘤,它是1998年才被日本一位学者发现它的驱动基因才命名的。我们的消化道有黏膜、黏膜下、肌层和浆膜四层结构,胃肠间质瘤就是在“黏膜下”与“肌层”之间的间质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尽管取名间质瘤,实际上GIST也是恶性肿瘤,会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也有转移的风险。

作为一种胃肠道间质来源的肿瘤,过去的大半个世纪,长期被误认为是来源于平滑肌的肿瘤,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以胃最为常见。亦别于来源于上皮的“胃癌”或“肠癌”,治疗模式也大相径庭。

症状隐蔽、大众化

邓艳红副教授介绍说,胃肠间质瘤易被误诊,原因在于胃肠间质瘤不仅病程早期症状隐蔽,其临床症状也无特异性可言。如果病灶在胃部,可能会表现为消化不良、胃痛、上腹不适;如果病灶在小肠,则可能表现为腹痛、消化不良;如果病灶在直肠,则可能引起大便困难、异物感、里急后重等。

和其他消化道肿瘤不同,用胃肠镜检查很难发现胃肠间质瘤。邓艳红副教授解释说,这是因为,胃肠间质瘤多“向内”,即向浆膜发展。在临床中,他们经常发现,有的病人病灶已经转移了,可胃肠镜检查黏膜仍是完好没有破坏的。虽然胃肠镜检查难以“揪出”胃肠间质瘤,不过它们仍难逃出CT的“法眼”。所以建议,如果长期出现胃部不适,或者查不出原因的胃痛、排便异物感等,肠镜检查正常的,不妨再做个CT检查。

不过,幸运的是,胃肠间质瘤虽然发现难,但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被诊断为胃肠间质瘤的患者别轻言放弃。

文章来源:http://health.72177.com/2015/0114/19169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