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最高科技奖津“星”璀璨 2014年度天津老乡于敏摘冠

2015年01月10日 21:11

天津日报记者 王音 昨天上午,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摘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桂冠。生于宁河县芦台镇的于敏院士,他的小学和初中阶段是在芦台镇度过的,高中时他就读现位于河北区的木斋中学,因在一次全校考试中获得第一名而与恩师刘行宜结缘,随后被推荐到当时全市最好的耀华中学读高三。

于敏院士是耀华中学1944届校友,也是继2002年金怡濂院士之后,第二位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耀华人。于敏院士曾在与母校师生交流时,回忆起自己当年在耀华学习生活点滴。他说,那时自己最钟爱学校的图书馆,一有时间就跑进图书馆去阅读那里的丰富藏书。同时,耀华教师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法,对他也有很深的影响。老师的启发式教学,让他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每当他学习一种新的东西,总要尽可能地涉猎一些相关知识来拓展知识面。融会贯通、由博返约、得其精髓、提纲挈领、灵活应用,这套方法使他成为当年耀华中学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从耀华走出的于敏院士,一直关心着母校的发展。他曾重返母校与耀华学子座谈,耀华师生也曾多次赴京看望于敏院士。每每与母校师生交谈,于敏院士总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自己在耀华学习生活的情形。他说,“耀华的时时事事人人都是有故事的”,“教育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才能发展得更好”。他希望青年学子能勤奋刻苦,做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最高科技奖津“星”璀璨

昨天,“氢弹之父”于敏院士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奖励证书,成为又一个出生于天津、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

从2000年第一次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以来,津“星”璀璨,天津元素熠熠生辉。

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

金怡濂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1935年进入天津耀华小学学习,1947年毕业于耀华中学。多年致力于大型计算机的研究,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被誉为“计算机之父”之一。

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

刘东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地质学家。1931年考入南开中学,1937年毕业。在黄土研究方面做出大量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

叶笃正

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气象学家,中国大气物理研究奠基人、中国近代动力气象学创始人之一。1916年生于天津,1930年至1935年就读于南开中学。

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

张存浩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和中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1928年生于天津,1948年赴美留学,1950年获密执安大学硕士学位。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

于敏

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的氢弹之父”。1926年生于宁河县芦台镇,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5/0110/19152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