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旅行 旅游资讯
山东泰安厚重人文 让文化味儿浸入旅游市场
2014年12月22日 15:10泰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登泰山,也是一笔旅游文化遗产。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情结,总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了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按理说,泰山旅游不愁客源,“躺着就能赚钱”,可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里,由于旅游内容单调,游客在泰安停留的时间很短。交通提速了,游客离开得更快了。这个问题一度困扰泰安,困扰我们。
尽管坐落在这样一座文化大山脚下,但挖掘这份得天独厚的潜在优势,并非手到擒来。既要把握旅游业发展的业态规律,通过一定的商业模式拉长产业链;又不能弄丢了文化味儿,那才是谋之长远的真正本钱。只有找准泰山文化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契合点,才能走出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产业之路。
推动文化资源产业化,首先要有项目化的商业思维。我们先是科学编制了全区文化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推动文化项目与旅游、科技、新兴业态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了泰山旅游的商品形态,从简单的登山观光一日游,变成登山和休闲度假两日游、三日游。
然而,留住游人只是初步目标,创造出更精美、更有内涵的文化产品去引导旅游市场,才是更有价值的追求。随着市场规模和产业成熟度的增加,需要打造一些文化精品,创造性地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比如,根据“石敢当”的传说,打造了山东本土首部音乐剧《泰山情缘之石敢当》,上座率和社会反响都不错。这么阳春白雪、高大上的艺术,基层区县以前想都不敢想。正是文化产业的勃兴,给了文化创造的底气。目前,全区过亿元文化产业项目27个,总投资额达186亿元,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
当然,真正的文化味儿,必须根植于这一片文化土层。我们先后投资3亿元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打造了泰山民族乐团、泰山画派等专业文化品牌,以及新春民俗文化月、消夏文化擂台赛等群众文化品牌,在全区成立了300多支民间艺术团队,一年四季演出不断。这么做,不仅是为了文化惠民,更因为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家常饭”。源远流长的活态文化,正是奉献给外地游客最有味道的产品。
任何一个地方发展,都缺不了这种文化味儿,否则,只会给人留下有钱没文化的“土豪”印象。这种以柔远人的文化味儿,不只是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更是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包容发展。如此厚重人文,才能把文化味儿浸入旅游市场,而不是使文化变成市场的奴隶。(本报记者 刘成友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travel.72177.com/2014/1222/19058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