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健康之路 健康资讯

专家:推广HCV RNA检测技术防控丙肝

2014年12月16日 16:36

12月15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标准正式实施。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魏来教授日前指出:“单纯依靠提高疗效并不能有效改善我国丙肝防控现状。只有提高筛查率和治疗率,才是改善丙肝防控问题的根本。”中国医师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丙肝防控水平,搭建丙肝院内筛查体系,该协会将开展“丙肝临床规范化管理项目”,在全国建立若干家丙肝规范化诊疗协作医院,以此作为丙肝筛查及诊疗管理的示范点。

丙肝筛查严重不足

魏来教授、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研究员等日前在“丙肝规范化诊疗项目启动会”上分析了我国丙肝筛查与诊治现状,以及2013年我国81家医院非专科丙肝会诊项目的执行情况。据介绍,丙肝是较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原因。丙肝防治现状可以概括为“三高三低”,即高隐匿、高漏诊、高慢性化,认知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据估计,我国约有1000万丙肝感染者。而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传染病报告显示,我国丙肝感染人数超过20万,诊断率仅为2%,其中仅1%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

我国81家医院非专科丙肝会诊项目执行情况的分析结果则显示:我国大量丙肝患者是在其他疾病的检查与治疗(例如外科手术、输血、透析等)过程中被发现患有丙肝的,人们存在对丙肝认知不足、拒绝治疗、失访等现象,很多患者错过了早诊断、早治疗的时机,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标准推荐HCV RNA检测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推出全球首个《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者筛查、护理和治疗指南》,明确提出各国要加强丙肝筛查识

别,对高危人群要及时进行筛查和实施规范化治疗,并对高危人群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推荐采用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检测确诊感染、确定治疗起点。

针对我国丙肝发病特点,为及时发现丙肝感染者,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标准,明确定义了丙肝筛查的高危人群、筛查时间,并要求对筛查出丙肝抗体(抗-HCV)阳性的患者及时进行HCV RNA检测。根据该标准,应进行丙肝筛查的人群包括丙肝感染高危人群、准备进行特殊或侵入性医疗操作的人群、肝脏生化检测不明原因异常者。首诊或主诊医师对于发现抗-HCV阳性的患者,应及时检测HCV RNA,没有条件进行HCV RNA检测的,应让患者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检测。

推广高灵敏度检测技术

与会专家还介绍说,目前医学实验室用于丙肝感染病原学诊断的指标主要有抗-HCV和HCV RNA。抗-HCV检测操作简便、价格便宜,应用最为广泛,但它无法严格区分丙肝病毒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因此必须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判断。而作为HCV感染、传染性及病毒复制的标志物,HCV RNA可直接反映患者的病毒血症水平,并且HCV RNA较抗-HCV出现更早,因此进行HCV RNA检测能够缩短窗口期,即从抗-HCV检测的6~8周减少为12天左右。即使患者体内丙肝病毒含量很低,检测人员也可通过实时荧光反转录(RT)-PCR方法检测到该标志物。不过,由于检测中使用的血清标志物相对较少,采用低灵敏度的HCV RNA检测可能导致部分早期病毒学应答患者被误判为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导致“复发率”升高。而高灵敏度HCV RNA检测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决策,提高治愈率。根据WHO相关诊疗指南,理想的HCV RNA检测应具备的特质包括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性符合要求,有WHO标准品溯源,交叉污染率低,经过广泛临床验证,能够实现基因型全覆盖。

文章来源:http://health.72177.com/2014/1216/19035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