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科教之家 科教动态

中国艾滋病感染者趋于年轻化 性教育缺老师缺教材

2014年12月02日 09:07

11月27日,孩子们在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门前做游戏。 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摄

“学生的问题确实很令人担心,这几年学生中艾滋病感染者增长的速度很快,主要是大学生。”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身为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任,吴尊友被这样的数据震撼:去年报告100例学生感染艾滋病的省份,全国只有5个;今年1到10月份,已经达到了10个!

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吴尊友的担忧有着更多的数据“佐证”。

山西省日前发布的艾滋病疫情数据显示,该省的艾滋病感染人群中,20岁至29岁年龄组比例由2005年的9.6%上升到了2014年的33.8%。

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同时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省15岁至24岁青少年中,2014年有73名感染艾滋病,比2013年增加了28例。

深圳市的数据则显示,该市2014年新增的艾滋病感染者中,20岁以下青少年的比例由往年的1.2%猛增到3.4%,平均年龄由往年的35.3岁,降低到33.1岁,年轻化趋势明显。

17岁、15岁、14岁。这是各地报告的青少年学生感染艾滋病时的最小年龄,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预防青少年感染艾滋病、预防青少年传播艾滋病,应该成为艾滋病防治的重中之重。”吴尊友感慨。

青少年防艾认知与行为不一致

吴尊友介绍,我国今年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中,经性途径传播的占91.5%。艾滋病发病的年轻化趋势,离不开“性”的困扰。

“青少年本身就是一个对性需求旺盛的人群。他们对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在认识上还有许多混乱和盲点,无法区分什么是危险行为,什么是安全行为。”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专家组专家余小鸣说。这导致青少年一方面对某些高危行为缺乏风险意识,忽视艾滋病预防;另一方面是把诸如蚊虫叮咬或和艾滋病人进行日常接触等安全行为高危化,过分恐慌。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认为,这正反映出我国防艾和性健康教育的不足。这种不足还体现在青少年不知如何科学地应对网络上的不健康信息以及网络交友。或者,即使知道如何应对,但并未表现在行动上。

余小鸣援引日前中国计生协开展的一项主要针对青少年的网络调查——超过90%的应答者认同使用安全套是有效预防艾滋病和避免非意愿怀孕的方法,但仍有超过30%的应答者在性行为发生时,偶尔或从不采用安全套。

“这一结果显示了一种认知与行为的不一致,表明青少年对艾滋病的预防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化并非同步,这是值得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余小鸣强调。

性健康教育缺老师缺教材

顾明远和余小鸣均认为,教育部门极有必要加强针对青少年的艾滋病预防及性健康教育。

“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幼儿园共64万所,每年新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有2000万名,性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结构性问题。”顾明远说,尽管我国已经逐步在学校里开展了性健康教育,但面临缺老师、缺教材的问题。

校园教育不应仅仅体现在课堂上。“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或者其他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后,青少年缺乏主动求助的意识,缺少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余小鸣指出,青少年应及时到正规的专业机构进行咨询。但顾明远认为,这种提供咨询和帮助的场所,不应该远离校园,而应该是校园教育的一部分。他举了一个例子——“青爱小屋”。

“青爱小屋”是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在各地学校试点建设的教育载体:它依附于学校既有空间,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心理咨询和艾滋病预防教育、性健康教育的场所,青少年能随时从这儿获得健康咨询和帮助。

顾明远认为,这是一种具有长效性和开放性的教育尝试,可以与课堂教育形成补充。(本报记者 陈海波 金振娅)

文章来源:http://edu.72177.com/2014/1202/18977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