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水平较高 尚存在“认知障碍”
2014年11月25日 23:48城市快报记者 程婷 当前,高校已经是90后大学生的世界,他们是怎样一个群体,是“自私自我”还是有“责任担当”的一代?日前,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魏进平研究员领衔完成的《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正式对外发布,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得分83.09分。但调查也发现,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担当中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和“行动障碍”。
总体责任感水平较高
据了解,1月至5月,魏进平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课题组面向全国东中西部的54所高校随机抽取5237名大学生,从社会责任认知、认同和行动三个环节,从政治、生命、学习、学校、网络五个维度调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平均得分83.09分,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认同和行动及大学生政治责任感、生命责任感、学习责任感、网络责任感平均得分在82分以上。“以上结论,可以证明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不过,《调查报告》也显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在生命责任感方面,对于符合自身利益的如“珍惜自己的身体”“危险状况要紧急避险”两项,得分均在85分左右。在“参加义务劳动、献血、救灾、捐赠等社会公益活动”一项只有80.6分,在“看到马路上有老年人跌倒了,会去搀扶起老人,并帮助其联系家人或医院”一项仅为78.6分。此外,大学生学校责任感也处于较低水平(78.39分)。“这显示出在生命责任方面,大学生们对于遇到危险应该自我保护认知度很高,但对于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行动力较差,存在一定的行动障碍。”魏进平说,而在学校责任担当方面又有一定的认知障碍。
魏进平表示,大学生在对待他人问题上产生的“行动障碍”,究其原因,一个是大学生思想中存在“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对我有什么好处”的想法,二是来自于大学生“自我保护”或能力不足,三是来自于父母、学校、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父母老师不正确的言传身教,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等。“相比而言,我认为大学生对学校责任出现的‘认知障碍’更为可怕,某些大学生群体事件中参与者的‘盲从’现象,可能就是由于认知障碍造成的。”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4/1125/18941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