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科教之家 科教动态

南京教育局长:《公祭读本》是教孩子吸取教训

2014年11月19日 16:47

日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小学版和初中版陆续在南京发布,引起了全国的关注。昨天上午,国家公祭读本地方课程培训会在南京中华中学举行,全市700多位校长、老师等参加了培训。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全面解读了《读本》的相关情况。

如何教学?

12月进课堂,教学因地制宜

“小学版的读本放在思品课中,初中和高中版的放在历史课中,分别由相应学科的老师负责教学”,吴晓茅介绍,三个年级段教材都是12月1日以后进课堂,教学不少于四个课时,“差不多两周时间内完成”。据介绍,根据2013-2014学年度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市小学、初中和高中共计557所,小学五年级、初二年级和高二年级共计超过12万名在校学生。

记者在读本的课程纲要中看到,针对三个年段的实践活动,上面也提供了不少的活动建议,比如观看南京保卫战相关影片、举办故事分享会、访问亲历抗战老人等。而吴晓茅表示,培训只是对读本意义和原则认识的落实,“具体怎么教学,因校而异,因师而异”。

怎么考核?

活动笔录观后感都是成果

既然开设课程,那么如何评价和考核教学呢?会上,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利明表示,学习结果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描述性评价、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没有考试”,吴晓茅表示,参访、观看和阅读等实践活动的成果就是考核,“比如一个组的孩子去参观江东门纪念馆,完整组织和开展这个活动是成果;走访幸存者遗属的笔录,观看电影、电视的观后感,也是成果,这些都能反映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进入和了解程度”。

有何区别?

培养“历史观” 不再背和记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在小学和初中的思品和历史课本中也有涉及,那么读本的区别在哪里呢?吴晓茅表示,首先,读本既有课堂教学,又有课外活动的延伸,在编写中就确定了思路;其次读本贯穿小学、初中到高中这个完整的过程,打破了固化的历史教学模式。

他介绍,小学阶段以故事为主,图文并茂,有面有点;初中阶段以史料陈列为主,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高中阶段,引导学生更全面、更个性地分析史实,“我们为什么会失败?有什么教训?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史观上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不再是原来历史教学中的背和记”。(记者 潘冬)

文章来源:http://edu.72177.com/2014/1119/18908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