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健康之路 健康资讯

慢阻肺是什么感觉 想想包头鱼离水呼吸的样子

2014年11月18日 14:57

经过一个灰蒙蒙的周末,昨天这个周一,天色倒是给了我们一点欢喜。不过,这个星期连续晴朗,空气质量应该不会一直这么好。到12月,大概还会出现连续几天被“霾”伏的日子。

上周,钱江晚报微信“浙江名医馆”给大家发了邀请函,邀请慢阻肺的病友们,到省新华医院参加今年慢阻肺日的专家见面会。

“今天天冷,我就替我们家老伴来听课了。”“这两年雾霾天那么多,慢阻肺的病人也会多起来吧?”昨天见面会现场,大伙儿聚到一起,话题总少不了这个天气。

呼吸科的两位专家,蔡宛如教授和黄晟主任医师跟大家交流了2个多小时。他们两位说,雾霾天是最近几年的问题,对慢阻肺的发病率有没有影响,还没有相应的统计数据。“但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不论是一手烟还是二手烟都有风险。”蔡教授告诉圈内病友们。

一天三包烟

画家“抽”出慢阻肺

如果昨天你也在见面会现场,听到蔡教授的这句话,肯定也会点头。

现场来了70多位病友,一眼望去都是大伯、大叔;有几位阿姨,有些自己是病人,有些是替生病的老伴儿来的。

“我们家老曾,20来岁就开始抽烟了,那时候上山下乡,有些郁闷么。”一位阿姨来跟大家分享护理经验,她告诉大家,老伴老曾67岁,烟瘾很大,一天要抽两三包。

老曾是画家,2001年查出慢阻肺,医生给他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戒烟。

“他是北方人,很犟,说自己一手拿笔、一手拿烟,灵感就来了,不肯戒。”阿姨讲得绘声绘色,大家坐在台下都会心地笑了,好像说中了自己。

老曾的慢阻肺很严重,已经到了必须一直吸氧的地步,但是老曾除了不肯戒烟外,还不肯吸氧,一是觉得不好意思,二是觉得被氧气机“绑架”了,生活不自由。

8年前,老曾开始连刷牙、洗脸、洗澡、拿水杯、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有一次,因为突发气急被送到医院急诊,一查,发现一侧肺大泡破裂,造成气胸并发呼吸衰竭,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住了好久才出院。与死神擦肩而过,老曾这才意识到,想要活命就得先戒烟。

“现在不抽烟了,但是他照样画画,香烟给他灵感什么,就是借口。”阿姨的调侃,又把大家逗乐了。

自从大急救之后,老曾开始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的药物吸入治疗,家里也自备了制氧机长期氧疗,同时配合做一些康复训练,慢慢地他在家生活已能自理了,前两年还跟夫人一起去加拿大探望了女儿。

含着吸管呼吸

告诉你生病时的难受感觉

每年11月的第三个周三,是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慢阻肺日就在明天。每到这个时间前后,全世界各地的医院都会用各种形式来开展患者教育。

“慢阻肺是全球致死排行第四的杀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黄医师讲这话不是为了吓唬人,真的是想提醒大家,这个毛病确实不像普通的咳嗽那么简单。

得了慢阻肺什么感觉?

黄医师说,“大家可以想想包头鱼离开水的样子:“慢阻肺的病人,就像这样嘴巴张得老大,但是气管不通畅,吸不进,呼不出,你说有多憋?”

如果还是不能体会,大家可以这样体验一下:嘴里含一根吸管,吸气的时候,把吸管捏住一点;呼气的时候,把吸管口都捏死。

严重的慢阻肺病人就是这个感受,呼气呼不出,吸气吸不进,爬爬楼梯、走几步路就呼吸困难;再严重点,就会像老曾一样,举个牙杯的力气都没有。

蔡教授告诉医馆君,省里有关部门在做浙江省贫困人群重大疾病救助计划的调研时提出建议,应该把慢阻肺列入重大疾病资助范围,跟肿瘤、尿毒症等疾病一样,引起大家的重视。

“慢阻肺发病率高、影响的人群很多,疾病带来的国家医保和个人的经济负担都很大。”蔡教授说,一般慢阻肺患者规范的吸入治疗,每个月花费不到1000元(减去医保报销部分个人承担不到200元);但如果病情控制不好,出现急性发作进行抢救,那这个花费就很难估量。

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估计,1990年慢阻肺(COPD)在疾病造成的负担中位居第12位,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疾病负担第5位,并成为第3大死亡原因。

慢阻肺如果发现得早

不妨进行膏方调理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会提醒你,可能得慢阻肺了。比如,吸烟者咳嗽不断;爬楼梯、做家务时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能力下降的情况,这时最好就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测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只要对着肺功能仪吹上几口气,就能客观评价气道阻塞程度。

蔡教授建议,老烟民最好40岁就开始定期做肺功能测试,早点发现,如果肺功能还好,那防治的效果会更好;如果肺功能严重受损,治疗起来就相对困难了。

蔡教授是浙江省名中医,治疗慢阻肺方面,她也很讲究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慢阻肺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稳定期除了西医规范的吸入治疗外,健康教育管理、运动疗法、中医调理等方法都很有效。

比如,冬令季节,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可以进行膏方调理;运动方面,不适合剧烈运动的患者,呼吸操是最适合他们的运动,做腹式呼吸,每天早晚2次,每次10分钟。

本报记者 丁颍鹃 本报通讯员 阮芝芳

文章来源:http://health.72177.com/2014/1118/18897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