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时尚前沿 亲子育儿

“独二代”家庭教育难题:家长高学历≠高教育素质

2014年11月17日 15:24

在养育“独二代”时。很多家庭都不只是“独一代”承担,而是上两代共同出手。

原标题:孙云晓:“独二代”的难题

《中国新闻周刊》口述/孙云晓 采访整理/记者 马海燕

本文首发刊载于2014年11月13日发售的《中国新闻周刊》总第684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我对男孩的教育问题关注已有二十余年。现在都呼吁男女平等,可男孩问题被忽视了,在当下对孩子无所不包的关注下,男孩子受到的伤害更深重。

而这种来自教育的伤害正源于对男孩的无知。

现在男孩和女孩一样,丧失了“放养”的机会

按照美国学术机构的研究,5岁男孩的语言能力只相当于3岁半的女孩,男孩比女孩发育晚,语言能力落后是特点,但不是缺点。但大部分包括父母在内的教育者虽然了解这一特点,却在实际教育中并不能按照男孩、女孩的特点分别要求,给孩子压力时不分男女。男孩最擅长的运动、动手操作能力很难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得到满足。而现在大部分城市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男孩最重要的天性被忽视了,日后出现网瘾、多动症等问题,更让父母头疼。

《拯救男孩》问世后引发强烈关注,在“两会”上成为正式提案,后来上海某重点中学办了男子高中试验班,某重点大学开始招生向男生倾斜。很多父母在反思男孩教育,并有了很大改进,但就全国范围来看,并没有根本改变。

事实上,10年前我带领博士生做调查时的教育生态在今天并没有明显改变。

学校依旧女老师多男老师少,甚至大部分幼儿园依然没有男老师;家庭里依然是男主外女主内,父亲忙着挣钱,教育孩子主要依靠母亲;能言善辩、乖巧活泼的女孩更受老师喜欢,班干部主要是女孩;从教室到各类培训班到家庭,男孩和女孩一样丧失了“放养”的机会。

有人说,21世纪是“她世纪”,在整个社会里,从小学、中学、大学到职场,女性表现得不亚于男性。创意、沟通、服务为主的时代,让男性的肌肉变得不那么重要,女性更容易出类拔萃。但其实,教养女孩的问题同样存在。只是女孩语言能力发展快,显得比男孩灵巧,但很多问题没有引起重视,比如娇惯、溺爱让女孩子变得更娇气、自我甚至跋扈。

现在流行的一种观点是“穷养男孩,富养女孩”。在收视率颇高的《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的某一集中,陆毅的女儿拿着摄制组给的钱,要去完成给老奶奶买样东西的任务,而她却是给自己买了喜欢的花鞋子。陆毅给出的解释是,他一直相信“富养女儿”,一般是孩子需要什么都给予满足,没有给孩子金钱概念。这一集也引起对“富养女儿”的广泛讨论。

教育者普遍认为,男孩、女孩都需要得到情感、物质等基本条件的满足,也需要对不合理的需求得到节制。可以说,对孩子勤劳、勇敢、自强、自立、自主、担当等品质培养上没有男孩女孩的区别。

而这一点在“最好的教育就是没有教育”“穷养男孩,富养女孩”等各种流行的育儿观点的冲击下,渐渐被忽视了。随着“80后”开始步入做父母的行列,他们更容易反省自己曾经受到的各种约束教育,更容易接受西方的先进育儿理念,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80后”父母的“个性”教育与控制

“80后”养育孩子最大的问题,仍是他们还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80后”或许比上一代更优秀,但他们本身处在被娇惯、被包办代替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锻炼还不够,人的社会化还有所不足。

这一点虽不会得到所有“80后”的认同。但由祖父母参与养育孩子已是普遍现实。这包括两种情况:有的是完全交给老人,有的是白天交给老人。当然,白天交给老人带的父母有不得已的苦衷,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越来越远的上班路程让他们不可能像父辈那样把孩子带在身边或是上单位的保育园。

的确,现在的年轻父母工作都忙,让老人或保姆带孩子不是不可以,但白天老人带,晚上一定要自己带,或者双休日自己带,一定不能放弃。12岁以前都不要让孩子寄宿,12岁以前是孩子与父母建立依恋情感的最佳时期。平时很少见面的父母未来一定有麻烦在后面等着他。

当然,“80后”做父母也有独特优势:这一代人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他们具有现代意识,自由开放,拥抱新媒体,容易接受新思潮、新观念、新方法。他们也更习惯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获取知识包括育儿知识。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各种网络论坛里都能看到的诸如“你不可不知的十大育儿误区”“家长必看孩子的十大成长敏感期”等等这样的文章。

但碎片化的信息有时也难免鱼龙混杂,有的信息为了吸引眼球故意做成这样的题目,有些教育理念和方法未必可取。

比如,有人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不管孩子”,而人类的繁衍规律是一代代人总要把自己的经验传给下一代,不管孩子肯定不行。

比如,有的人认为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对孩子的错误言行不予制止,反而认为过早地约束孩子会让孩子的未来性格形成有缺憾。于是经常看到孩子对大人大吼大叫,与其他孩子玩耍时不懂分享,而父母站在一旁,只要不是自己的孩子受委屈,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而这种心态的父母在“80后”中比前几代父母更为突出。不难见到有父母这样教育孩子:“他打你,你就打他”“他抢你的玩具,你不会抢回来吗”等等这样对孩子的教育言论。

这与“80后”的权利意识有关。中国以改革开放划界,改革开放前“60后”“70后”与父母的差别并不大,但“80后”“90后”与父辈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他们享有的物质条件和文化环境前几代人无可比拟,他们更注重自我、个性张扬,他们说“我”多于“我们”。

事实上,儿童3岁以前没法与人合作,但3岁后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开始发展。对于抢东西一类的自发行为,理性的做法是教孩子如何商量着解决。你会发现,最开始说“咱们商量商量”这样的孩子社会化能力更高,将来的成长前景更好。而父母的简单教育,在涉及孩子利益上寸土必争,比如为幼儿园的磕磕碰碰跟老师吵架、跟幼儿园打官司,看似赢了,实则让孩子变得唯我独尊,对孩子的伤害更大,这些都反映的是父母的短视。

现在美、欧、日都在反思,过度严厉的教育不好,而过度宽松同样对孩子不好。其实对2~4岁的孩子,父母要敢于说“不!”打人、骂人、不讲卫生等道德、规范不允许的事情要坚决不允许。如果这个时候没有管好孩子,父母一退再退,到10岁进入青春期就很难教育了。

高学历不等于高教育素质

在多年的讲座、调研实践中,我经常发现这样的父母:“我是大学生、研究生毕业,还不懂怎么教育孩子吗?”“80后”的一代正好碰上中国高校扩招,上大学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已经不是问题。

我要给“80后”父母一个忠告:真正生活中教育孩子,不靠学历、收入,而是取决于教育素质。这个教育素质就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像李某某的父母尽管是歌唱家,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孩子照样没有教育好;而莫言的母亲尽管没什么文化,却获得了孩子毕生的尊重,这就是教育素质的不同。

真正的好教育是给孩子自由和尊重,把孩子的主动性和自制力结合起来,主动性和自制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需要关爱与管教的平衡。2014年,我与中美11位脑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话后写成了《用心教养》一书。书中认为,教育不能走极端,最成功的教育是培养孩子主动性和自制力的平衡,民主权威性的家庭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既理解尊重孩子又严格要求。

但在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个普遍心理。比如,在社会上很多父母为了抢9月升学时间而选择剖腹产,让孩子在8月底出生。父母如此焦虑,孩子怎么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呢?

父母的焦虑传递给孩子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各种兴趣班轮番上演。可是父母再怎么走火入魔,也改变不了只有1%到3%的孩子是超常儿童这一现实。当然参加少量的艺术课是可以的,但为了考级而学艺术则是不可取的。最可怕的是让幼儿认很多字,做很多练习题,还有越来越低龄化的外语课。我们生活的环境背景不同,过早开发孩子的英语能力,要付出很高代价,完全没必要。

幼儿阶段最好的学习是游戏和运动。

幼儿并不适合系统学习专业知识,让孩子学过于复杂的东西他会本能拒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早期教育是对孩子的一种摧残,也是幼儿园无能的表现,即使有优势也是非常短暂。

更有甚者,有的父母动用金钱、权势为孩子谋利益,评奖评优上重点,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更大。比如某教育局长的女儿上小学六年级,学校要评“三好学生”涉及能否保送上重点中学,学校都知道他的父亲,自然就把保送名额给了她,但要经过民主投票,学生就抱团不投她。搞特权孩子受着优待,长期生活在一个扭曲的环境里,对孩子的本身并不真正有利,而这个女孩子的这次落选会让她受益终生。

我们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都有扭曲的地方。随着中国加快依法治国,未来靠权力、靠金钱这条路会越来越走不通,让孩子懂得,人生的快乐只有付出诚实的劳动才有收获,这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我研究教育多年,自己的女儿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没有上过一所重点学校,女儿从上学到择业我也都没有帮过忙。我自己教育孩子最大的心得,就是尊重孩子。

中国有句老话:“以不争争,以无为为。” 生活中大家都会发现,有些人从头到脚都是心眼,大家都更会防范他;好好干好你的工作,机会反而就来了。教育孩子在儿童时代合作比竞争更重要,看重孩子健康的人格比看重学业成绩更重要。

孩子童年幸福是一生幸福的源泉,童年的不幸则是一生不幸的开端。童年只有一次,童年是人生最幸福的阶段,决定了未来之源,人生之基,绝对不只是为了成年做各种准备。倘若没有了幼儿的无拘无束,胡说八道,孩子一个个都变成了小博士,那才是教育的悲哀。

文章来源:http://fashion.72177.com/2014/1117/18891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