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工厂男孩"拍纪录片获奖 用DV讲述曾经的"自己"

2014年11月14日 21:41

“工厂男孩”方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城市快报记者 程婷 “早晨7点从拥挤的工厂宿舍醒来,和工友们在一家日本工厂的流水线上给电子产品上黏合一个细小的零部件,重复劳动到晚上8点,中间仅休息2个小时。”今年22岁的天津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大四学生方亮说,曾经,他就是这样的“工厂男孩”。其实直至现在方亮还是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痴迷于拍摄的方亮去年拿起DV,把镜头对准曾经的“自己”,拍摄了一部88分钟的纪录片《工厂男孩》,并在日前结束的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摘得了大学生原创影片环节纪录片类唯一的评委会特别奖。

2010-2013

从“工厂男孩”走向半工半读

方亮是湖南岳阳人,2010年6月,父亲病危住院,不久离世,留下大笔外债,正值高三的方亮受打击而名落孙山。7月,方亮离开家乡,开始了一段令他终生难忘的日子。

“我孤身一人在偏僻的工厂,像被所有人遗忘,只能通过每天疯狂地给电话本里的各种人打电话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方亮说,每天十几个小时在流水线上机械地重复一个动作,都只是为换来每天70元的工资。“这是我人生中最黑暗、最深刻的一段记忆”。

这样的日子过了不到半月,方亮返回课堂,2011年夏天考入了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去感受惬意的大学生活,甚至来不及认识新室友,他就去寻找兼职,一直半工半读至今。

2013-2014

拿起DV拍摄曾经的“自己”

方亮说,命运虽让他有如此多的坎坷,却依然让他触摸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导演。”为了看一场导演交流会,他时常一个人坐着火车去北京。他还在网络上写文化专栏和小说连载,并腾出更多的精力从事影像创作。

2013年的冬天,方亮终于打定主意,借来一台DV机,回到他打工的城市广东惠州,镜头对准了曾经的“自己”——工厂男孩。他谨慎选择主角,最终23岁的高中同学郭颖、23岁的初中同学余兵和17岁的表弟余迅走入他的镜头。

“同为‘工厂男孩’,他们的青春是压抑的,大城市是他们的向往,以为来到大城市可以过上绚烂的生活,进入工厂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别。”方亮要记录的,就是他们生活中的真实状况。

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方亮将一切创作条件都压缩到尽可能的低,甚至寒酸的地步。“因为春运没抢到票,我不得不选择十几个小时的站票。”经过近三个月的奔波,方亮最终完成了创作——《工厂男孩》。

如今

努力终有回报

在日前结束的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方亮的《工厂男孩》在参赛的2400余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打动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评委,最终摘得了大学生原创影片环节纪录片类唯一的评委会特别奖。

在方亮眼里,《工厂男孩》结构还不够完整,内容也需要进一步提升。“除了完善《工厂男孩》,我最近还在完成一部新的纪录片作品《妈妈撑起半边天》,以自己的母亲为人物线索,真实记录母爱的伟大。”方亮说。“凡心所向,逆旅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是他对自己的总结。谈及未来,方亮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想做一名导演,拍摄纪录片将成为他的副业,但未来的路必须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4/1114/18880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