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天津方言词典收录八百歇后语 三成词汇濒临失传

2014年11月08日 16:57

每日新报记者 郑东红 天津方言正悄悄退出人们的生活,很多方言词汇甚至已鲜为人知。在首次面世的《天津方言词典》(以下简称《词典》)中,据统计,记录的濒临失传的天津方言词汇占三成。

这些都是天津人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方言土语,如今的年轻人多数已听不懂,更不使用正宗的老天津话词语。这也正是此次天津话记入书籍以及天津方言语音建档工程的意义所在。此外,《词典》中还收录了800个歇后语。

遗憾 部分方言词汇已经消失

在一次和人交谈中,《词典》编委会成员、津味儿作家郭文杰随口说了一句“这不是‘撑肥疯’了吗?”当时这个词随意性地“蹦”出来,他立即想到,这不就是一个天津话的老话老词吗?后经专家组考证,这是一个濒临失传的老派天津话,释义为因生活富有而言行狂妄。用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讲,就是“吃饱了撑的”。这一濒临失传的词语,如今就算老天津人,它的含义也不一定能准确地说出来。

《词典》中的词汇还有多少在使用?该书主编谭汝为教授介绍,书中记录的濒临失传的词汇占三成。如“浑身打浑身”、“白吃猴儿”等,现在已很少用。

“这些方言很多是从过去生产、生活方式中衍生出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词汇已因语言环境的缺失,逐渐消失了。”尤其是年轻人可能听都没听说过。据专家分析,很多方言老词的消失,主要是因为没有了语言环境。比如天津人把蜻蜓叫作老褐,现在在城市中蜻蜓很少见了。老褐中有些还是稀有品种,有一种全身乌黑的,名叫“黑老婆”,这个词语在《词典》中也有收录,近20-30年基本没有再见着过,因此这些词汇很多人也就不知道了。

挖掘 歇后语调侃味浓含智慧

天津人给人的感觉特能说,且日常生活中喜欢穿插俗语和歇后语,尤其是现挂抓彩、妙语如珠、意趣横生,即所谓的“贫”。大量具有天津特色的歇后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用语。

天津话里的调侃成分很多,不少天津的市井俚语大多在歇后语中有所体现。很多天津歇后语与本土的地域、民俗、语言特色密不可分,引用老典故、风俗,有的来源于民间传说甚至真人真事等,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地理风物知识。比如梁嘴子过河——赵场(照常)办事、白牌电车——转去吧、三岔口分手——各奔东西等。“梁嘴子过河——赵场(照常)办事”这句俏皮话涉及两个老地名——梁家嘴与赵场。据谭汝为教授介绍,1918年南运河裁弯取直后,河道北移,梁家嘴的地理位置就从原来的北岸变成了南岸,变成了“西头梁家嘴”。而赵场仍处在南运河北岸,与小伙巷隔河相望,梁家嘴处在河对岸的西南部。由梁家嘴去赵家场办事,就得坐摆渡过河了。

相声对天津人幽默性格的发展,起到熏陶和催化作用。比如高英培名作《不正之风》,就使“二姨父——甩货”这个当代歇后语产生了。

词典中还收录了不少天津老民俗、老吃食、老生活习俗等词汇,如八大红、把地干儿、焐被、拔龙糖、白牌儿、白皮儿、梆黄、包耳朵、拌面菜、蹦蹦儿、冰核儿、两下锅、面尜尜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煎饼馃子、麻花等词汇也被收录。而津门十景作为天津民俗文化词语在《词典》中也有体现。

这些您知道吗?

八呲口喃(口口声声地,不由分说地)

恶俗(wù su 讨厌,厌恶)

败神儿(情绪消沉下来)

背月儿(买卖清淡的月份)

鞭竿子雨(倾盆大暴雨)

扁食(饺子)

不合爻象(不合规律)

不赖歹(不错,较好)

关钱(领工资)

等雷(无望等待,含戏谑)

蛤蟆吵坑(声音嘈杂喧闹)

祥德斋改祥记——缺了大德啦

外国鸡不叫外国鸡——狲鸟

三九天穿裤衩——抖起来了

老太太上电车——您了先别吹

机器人包饺子——不是人做(zòu)

坟头儿插烟卷儿——缺德带冒烟儿

切糕换粽子——一路货

窝头翻跟头——有多大眼现多大眼

卖布不用剪子——扯

一百斤面蒸个大寿桃——废物点心

大腿贴邮票——走人

狗熊穿大褂——人啦

放着饺子不包——玩剂儿(劲儿)

胶皮上便道——没辙了

一二三五六——没四(事)

关东烟——够呛

周瑜当当——穷都督(嘟嘟)

近视眼念天益斋——大概其(大盖齐)

卖烧饼不带干粮——吃货

阴天晒被卧——白搭

元宵不叫元宵——白丸(玩)儿

船不翻河里跳——自找倒霉

兔爷掉河里——不敢捞(劳)您大驾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4/1108/18849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