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教之家 科教动态
“中国MPA之父”夏书章:光看大学排名没有意义
2014年11月07日 11:55夏书章。王辉 摄
“我在中山大学已经67年了,对这里是很有感情的。”96岁的夏书章教授鹤发童颜,中气十足。
当年出于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他应邀南下,成为中大当时最年轻的教授。他见证了这所南国著名学府的风云变迁,萌发出将行政学引入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想法,建专业、编教材、做实验,为中国行政管理学拓荒……时至今日,这位年近百岁的“中国MPA之父”仍孜孜不倦地为中大培养博士生。近年来,每年中大学位授予仪式上,夏书章手举重约5公斤的权杖率主礼教授进入礼堂,总能引起轰动。
曾是中大最年轻教授
夏书章75年前填报志愿时,曾想报考中山大学,但因战乱迁徙没能在中大求学。“新中国成立前,中山大学与北京大学、中央大学是全国最大的三所大学。我从小崇拜孙中山先生,对中大的印象非常深刻。”
1947年,时任中大校长王星拱向夏书章抛来橄榄枝,力邀这位取得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海归”来任教。时年28岁的夏书章从江苏南下,成为了中大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在政治学系教行政学、行政法和市政学三门课。
1952年,全国开始了高校院系大调整。中大的天文学系、地质学系、哲学系、人类学、语言学等相继并入外校。中大文、理学院与岭南大学等相关院系合并,组成新中山大学,由石牌迁址到原岭南大学所在地。“原来学科齐全、阵容鼎盛的中大,全校学生只剩下不到一千人,因为怕沿海打仗,中大当时获得的教育经费是很少的。”夏书章说。
院系调整后,由于政治学、社会学等系全部停办,夏书章只能“转行”教“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讲授《社会发展史》、《苏共党史》等。他开始探索将行政管理学理念与中国国情融合,为后来在国内高校引进MPA学位制打下基础。
复建行政管理系,引进MPA学位制
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这让夏书章看到了恢复行政学专业的曙光。他随即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呼吁“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并在1985年出版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行政管理学》,参与组建了中国行政管理协会。
1986年,国家教委批准开办行政管理四年制本科专业,翌年中山大学恢复了行政管理专业招生。在夏书章引领下,中大的行政管理专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1991年主编出版《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版)新教材,1994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6月中山大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我国第一批行政管理学三个博士点之一,2001年组建成立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生不逢时老逢时,耄耋欣幸历盛世。”正是怀着这份激情,如今96岁的夏书章仍坚持带博士生,近年他还在研究一个“时髦”的课题——“幸福城市如何建设和治理”。
“中大能有今天,就是学风好、讲实在”
“中大有今天很不简单!我在这里,真是越干越高兴。”夏书章说,中山大学的发展有起有伏,改革开放后,从最低点往上攀升。在1979年下半年,中大就组建改革开放后内地高校第一支出国访问的学术代表团,回访美国加州大学。“我们到了纽约,报纸上头版头条报道:‘中国中山大学学术代表团访问美国。’这是个大新闻啊!从1949年到1979年,三十年没有这样的代表团赴美。”
“中大是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始终与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进程保持着一致,稳定地跻身于中国一流高校的行列。”不过,这位老学者并不看重现在热门的“大学排名榜”,“光看排名其实没有意义。我们要实实在在看成果、看毕业生。”他认为,中大能有今天,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学风好、讲实在。“中大人做学问朴实,不浮躁、不骄傲、不猖狂。”
九十年校庆之际,这位“同龄人”勉励中大师生,要践行孙中山先生立下的十字校训“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我常常对学生讲,记住校训,受益终生。不学无术是不行的,不动脑筋、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不明大是大非、光说不做是不行的。不要辜负了‘中山大学’这四个字。”(总策划:郑德涛 莫高义 张东明)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edu.72177.com/2014/1107/18849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