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科技搭配创意老厂焕生机 淘汰工业炉变身艺术炉
2014年10月27日 19:56城市快报记者 程婷 1947年成立的天津感光胶片厂,是我国最早的感光胶片生产基地,我国第一张X光胶片、第一张CT胶片,都诞生在这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有着近70年历史的老厂也紧跟时代步伐,变身为天感科技园,形成以银盐感光材料、数码影像输出材料及周边技术、PET薄膜及深加工技术产品、文化创意四大产业模块。如今,这里不仅是影像材料的生产基地,更是“文化人”沐浴艺术的殿堂。
凤凰涅槃,老厂开启转型之路
“上世纪四十到七十年代,这里很‘牛’,拿了很多第一。”“老天感”人、现在的天感科技园副总经理陈朝感叹道,上世纪八十年代,胶片厂因种种原因走到破产边缘,“我们痛苦和挣扎过,2003年,领导班子提出‘调整理顺、盘活存量、减负重组、发展提高’的方针,成立了新的天感科技园。”
天感科技园依托原有的光感企业和人才,组建新型民营科技企业,同时吸引国内外相关企业和人才,开办新企业。经过几年摸索,天感科技园已经拥有天津市影像材料生产力促进中心、天津世纪天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两个特色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并有联合实验室11个、影像材料产业运营实体32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涂布生产线5条和拉幅生产线1条,取得科研成果20多项、专利技术20多项。原本奄奄一息、负债累累的老厂焕发出新生机。
变废为宝,瓷器烧制创新产值
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一次到景德镇的考察让这个以感光材料制造为基础的园区与文化创意产业融为一体。
“我们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的工业炉,如果当废铁处理非常可惜,考察后发现,其炉内温度与瓷器烧制的温度接近,工艺也相同,而且仿古瓷器在装修方面有很好的市场,每年销售额达上百亿元。”陈朝说,借助已有设备和技术,工业炉成了烧制陶瓷的艺术炉,目前瓷器烧制成功率达到90%。在此基础上,天感科技园成立了陈塘庄瓷艺坊。
利用技术,将流失书画“带”回国
在陈塘庄瓷艺坊旁,还有一座收藏了许多古代书画“珍品”的陈塘庄美术科技馆展厅。这些“珍品”都是天感科技园利用自主研发的数码宣纸和百年不变色的油墨打印出来的,以科技的方式将这些流失在海外的书画“带”回国。
“据统计,中国流失在海外的名家书画约有10万幅,由于我们的产品大部分出口国外博物馆,利用这层关系,我们与他们合作,对这些流失海外的书画作品进行复制,让国人能够在家门口欣赏到这些艺术‘珍品’。”陈朝说,目前天感科技园已复制了近4000幅作品,“我们所运用的技术使画作清晰度更高,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许多艺术专业师生的第二课堂。美院的老师经常带着学生过来,现场上课。”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陈塘庄美术科技馆以“天津”牌艺术纸和瓷瓶为载体,展示“历代海外及民间藏书画珍品”和历史名胜古迹,已举办展览、展示10余次,接待来宾万余人次,实现了产业链向文化创意领域延伸,被市委宣传部认定为“天津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4/1027/18824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