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资讯中心 天津

从“国庆”看名字变迁:天津市有4755个“国庆”

2014年10月02日 12:42

城市快报记者 常健 今天,新中国迎来65岁华诞,有一群特别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庆。从公安系统了解到,本市共有4755人名叫“国庆”。尽管他们的职业、年龄、生活境遇各不相同,但在祖国怀抱里成长起来的他们,却有一个自豪、幸福的名字。

查询中发现,名叫“国庆”的人多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而“宇轩”“子涵”这种个性化的名字,则以“90”后年轻人居多。每个时代的名字都有着不同的人生记忆,每个故事背后都折射出时代烙印。通过起名,让我们来见证新中国65年的变迁。

65年前新中国成立,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许多人给男孩子起名时大多有“国”字。公安机关分管户籍的张警官笑着告诉记者,他的同学家里一共兄弟三个,分别叫“国庆”“国旗”和“国辉”。“那个年代,大家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充满信心,名字以‘国庆’‘建国’‘胜利’等居多。”资料显示,目前本市名叫“建国”的人就有12000余人。

上世纪50年代,男孩子名字里多有“军”“强”等字,例如“志强”“勇军”;女孩子的名字多有“红”字,如“永红”“丽红”等。

上世纪70年代,“富裕”是许多人的愿望,于是含有“福”“富”字的名字多起来。

1977年至1983年改革开放时期,繁复归于简练,“单名”引发重名高潮。比如,本市单名叫“昊”的,就有15000余人。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感性的名字渐渐流行起来。与意义相比,父母更喜欢好发音、听起来顺耳的名字。比如“晨”“博”“娜”等。

上世纪90年代,名字更是千姿百态,“宇轩”“子涵”“欣怡”“紫萱”等登场。在本市,名叫“宇轩”的有3000余人,名叫“子涵”达到4400余人,他们绝大多数是“90”后和“00”后。

如今孩子的名字个性化十足,涵、子、雨、欣、轩、佳、沫等听起来很风雅的名字越来越多。

现在的人们在起名时,更加讲究意境、个性。张警官说,时代在变,人们在文化、价值、观念上呈现出多元化,起名文化也更加丰富多彩。国人名字的变化,反映见证了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

文章来源:http://news.72177.com/2014/1002/18784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