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观察 产经
港股通将开QDII 基金浮沉可借鉴
2014年04月12日 18:07本周,沪港通红遍整个投资圈。实际上,沪港通是把2007年设想的港股直通车从单车道变成双车道,使双方投资者投资对方市场,只是对投资标的有具体限制。目前市场的焦点主要放在沪股通,对港股通涉及较少,本文就重点谈谈后者。
我国已批准100多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其中重点投资香港市场的QDII有20只,另有QDII-ETF联接类的基金7只。可以预见,随着港股通的开出,借助香港市场来配置资产的个人投资者和实现多元投资的机构投资者都会逐渐增多。由于两地市场在制度、风格、市场生态等方面的差异,中短期从内地流往香港市场的资金有限。而前期在香港市场打拼的投资者、特别是QDII的投资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和借鉴。()
QDII出海5年始盈利
2007年,国家外管局宣布在天津试点内地个人直接投资港股业务,不少内地投资者到天津开户。香港股市在港股直通车利好预期的刺激下大幅上涨,恒指3个月大涨1万点。但随后,在防控热钱进出等多种考虑下,港股直通车无限期搁置。同时,管理层还推出QDII试点,并逐年扩大额度,这为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提供了间接渠道。
不过,QDII刚一出海即遭遇风暴。到2008年底,公募基金发行的9只QDII基金净值平均缩水36%;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一共46款,取得正收益的只有3款,其余43款为负收益,甚至有理财产品亏损60%以上。外资银行发行的QDII理财产品更是全军覆没,一款正收益的都没有。经历了2009年后的强势反弹,到2012年QDII的平均亏损仍在10%以上。2013年四季度,QDII才整体扭亏,实现盈利。
沪港股市生态迥异
香港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为全能型,自身投资股票,又对股票给出投资评级建议且对客户影响较大。更为关键的是,股票投资只占机构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大型机构不光参与股指期货 、个股期权等交易,还发行蓝筹股的认购认沽权证和牛熊证,仅围绕汇丰控股、中国移动、中国人寿等权重股就经常有数百款衍生品。也就是说,市场上客户多、资金量大的大型机构不光是市场的参与者,很大程度上还是市场的控制者。机构的对冲乃至对赌,在香港市场上并不罕见。
相比之下,最早出海的QDII老实本分地进行交易股票,缺乏对冲机制。在多元化的市场上,这种投资模式未免过于简单。如果仓位过重,且遭遇市场调整,净值不可避免会受到冲击。很多人将较早出海QDII的不佳表现归结为买入时机,但多只QDII在熊市比大盘跌得多,在牛市比大盘涨得少,这就很难用机遇不好来解释。
香港股市是一个交易模式成熟、层次丰富的市场。同时,市场的游戏规则主要由少数巨头制订,香港证监会最近几年通过查处一批内幕交易案件,才令上述情况有所扭转。可以说,A股市场中买入股票后持股待涨的单边市思维在香港市场并不适用。
求稳寻红利股
投机找衍生品
近年QDII赢得翻身仗,也是吸取了充分的教训。由于最早一批QDII遭受的挫折,此后QDII发行陷入困境。而新成立的QDII投资策略也趋于谨慎,要么投资境外的主流指数,要么主打海外高收益红利股。这有利于避开一些个股陷阱,减少面临的市场风险。
从数据看,单位累计净值较高的QDII基金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建仓时机好,特别是2008年秋到2009年初之间成立的基金,遇上海外市场大底,有超廉价的底仓,想不盈利也难;另一类是与指数挂钩或主要投资红利股的基金。由于美股近年保持强劲牛市,投资美国标准普尔指数、纳斯达克指数的基金收益明显靠前。
另外,深圳已有一批私募资金投资港股,且用对冲基金模式以期指及其他衍生品撬动杠杆,实现大仓位持有蓝筹股、小仓位持有衍生品,视市场情况持仓来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或博取高风险收益。从沪港市场的差别来说,股票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围绕蓝筹股的衍生品背后的交锋才是重大区别所在。这也是香港蓝筹股经常箱体震荡难以向上或向下突破的原因。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finance.72177.com/2014/0412/17345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