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商业资讯 企业资讯

专家解读:三中全会备受关注的真正原因

2013年12月09日 12:00

“现在世界经济增长中,每年大概有30%—50%的GDP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但如果中国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影响到的就不光是中国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李克强经济学的概念提出者黄益平近期在2013年腾讯网“中国说•时代知行者”思享会上分析道。这也是为什么本届三中全会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原因之一。

黄益平认为,三中全会后全国都在学习这次会议的政治文件,国内学习政治文件热情空前高涨,是有其背后动因的。原因有三:其一,中国经济改革政策将影响到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问题;第二,蓝图中的“顶层设计”和“市场化”关系到经济改革是否能行而有效的实施;第三,经济改革真的实施下去中国经济会发生历史性的转变。

他解释道,此前提出“李克强经济学”之所以受到全世界关注,主要是因为大家对中国新政府的政策有很多新的期待。黄益平对“李克强经济学”有一个简单的概括:不刺激、去杠杆和保改革。新的领导人有各种表述,但外界很难准确地理解新的政府到底要做什么,尤其是十八大闭幕,三中全会还未召开时。所以顺应了国际上的这种需求。

在谈及经济转型时,黄益平说道:“这一系列的改革是把过去没有做完的市场化进程走完,让中国经济从过去的经济奇迹走向未来的常规发展。”而这一过程中,我们会看到中国经济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习以为常的经济特征以后都不会继续,以后人们会看到一系列新的特征。

黄益平从经济学的角度解读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他认为“决定”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变化概括为六点: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上升、收入分配改善,消费在GDP占比增加,产业升级加速,经济周期愈加明显。

黄益平最后强调,三中全会宣布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政策,具体有100多条措施。如果我们看到三中全会的决定是真实的、是真的会得到落实的,那么我们现在就是站在经济发展的历史转折点上,未来经济结构、增长态势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文章来源:http://www.72177.com/html/201312/09/14804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