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商业资讯 企业资讯
最高院终审腾讯诉360扣扣保镖 四焦点关注
2013年12月04日 12:4112月4日(周三),腾讯诉360扣扣保镖案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今年4月,此案的一审已经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结束,360败诉,并被判向腾讯赔偿500万元。对此,360表示不服,认为一审判决结果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并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
三年前,腾讯与360的3Q大战爆发。腾讯推出模仿360安全卫士的“QQ医生”(后改名为“QQ电脑管家”),打响了3Q大战的第一枪。为了对抗腾讯的大举“进攻”,360推出了反捆绑工具“扣扣保镖”,其“反捆绑”和“过滤QQ广告”功能,三天内吸引了1000万QQ用户下载。去年4月,腾讯向广东高院起诉360不正当竞争,并索赔1.25亿元。
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案极为重视,派出强大的审判阵容:5位法官同时出庭,并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领衔。据法院工作人员介绍,上一次最高人民法院5位法官出庭是在2008年,此类盛况几乎是每十年才有一次。
12月4日正逢中国法制宣传日,最高院定于这个特殊的日子开审此案,而且现场有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现场直播。足以显现此案重要性。
有法律专家认为,本着“工具无罪”的原则,法律更应鼓励互联网的创新与尝试。
焦点一:“扣扣保镖”属正当防卫
3Q大战的起因是,腾讯模仿360安全卫士做出了“QQ医生”(后改名为“QQ电脑管家”),为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打压360的发展,在2010年2月12日(除夕)夜晚其QQ升级时默认捆绑“QQ医生”的方式,全面推广其“QQ医生”。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正当竞争,360迫于生死压力,反对捆绑静默安装这种流氓推广方式,推出了腾讯无法抄袭和模仿的、对QQ用户提供全方位保障的反捆绑工具软件“扣扣保镖”。之后腾讯再次不正当竞争,在2010年11月3日腾讯强迫用户“二选一”,试图致360于死地。360“扣扣保镖”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了“反捆绑”和“改善体验”的功能,另一方面抵制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扣扣保镖是360抵制腾讯滥用市场地位的正当防卫,不属于不正当竞争。
焦点二:商业模式不应受法律保护
此前的一审判定认为,360的“扣扣保镖”破坏了腾讯商业模式,因而构成了不正当竞争。对此,众多法律界人士表示异议,陈际红律师指出,法律不应当保护落后的具有掠夺性的商业模式。据称,商业模式本身并不构成任何法律所保护的对象,中国如此,各国的法律亦如此,腾讯以商业模式受损为由提起诉讼,本身并没有法律基础。
据称,商业模式本身不受法律保护,且旧的商业模式被新的商业模式代替是商业发展的必须。必须强调的是,商业模式本身并不构成任何法律所保护的对象,中国如此,各国的法律亦如此,腾讯以商业模式受损为由提起诉讼,本身并没有法律基础。
焦点三:扣扣保镖没有破坏QQ的完整性
扣扣保镖仅仅是一款针对软件进行优化的工具,用户有权自主选择对使用的软件进行修改。比如美国法院判定苹果手机越狱合法,就是因为用户购买手机后,就拥有完整的处置权。而很多软件也对windows、iE等软件进行了优化和修改,这也是完全合理的。如果这样属于破坏完整性,那么卸载QQ软件就是最大的破坏软件完整性,微软的卸载工具,也破坏了QQ软件的完整性。
360所做的只是提供了一款适合市场需求的、反捆绑、保护用户隐私的工具软件,工具本身无罪。软件的选择、安装和使用都是在用户充分知情和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正是尊重用户、保护用户权益的具体体现,因此扣扣保镖不存在破坏腾讯软件完整性的行为。
焦点四:司法应该支持和保护技术创新
近期,据公益律师联盟发起的对互联网软件捆绑情况进行的测试调查,发现腾讯公司存在着严重的软件捆绑推广情况。根据其公布的大量信息显示,在腾讯自己的多款产品中诱导用户静默安装其他软件,给用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对此,2010年10月360推出的反捆绑软件“扣扣保镖”是“不正当竞争”还是“技术创新”,同样值得探讨。
分析人士指出,用户在互联网时代,除了之前PC时代的杀灭病毒和木马外,还诞生了三大最核心的安全需求。分别是:第一:用户有拦截不想去的网站的需求。这个需求主要是因为大量网站或者软件为了各种收益,经常进行恶意诱导用户点击各种推广网站,这些网站并不是用户想去的,但是经常会不慎点入,影响体验,甚至造成损失。 第二,用户有删除不想要的软件和服务的需求。目前很多软件存在大量捆绑,安装一个软件,一不留神就会装入其他捆绑的软件,恶劣的甚至捆绑数量超过两位数。用户电脑装了很多乱七八糟不用的软件后,不堪重负,越来越慢。而一些装机量较大的软件,不断添加不相干服务模块,类似腾讯QQ,捆绑了和聊天无关的几十个模块,每一个都会开启软件后运行,占用了大量系统资源,用户却并不需要,所以用户需要有产品可以给自己选择权,去删除捆绑的软件或关闭捆绑的服务。 第三,用户有对欺诈性网站钓鱼广告电话短信等行为警示的需求。在互联网上存在大量钓鱼性网站、欺诈广告等行为,用户无从判断,未经审判,也无法认定其非法,但用户需要对这样的网站进行警示,以避免自己上当。在手机上,大家也对欺诈性短信、推销电话深恶痛绝,都需要安全软件对这些行为进行警示,以避免自己时间财产等方面的损失。
因此,凡是可以满足用户这三大需求的功能,都应该属于技术创新,而非不正当竞争行为。因为用户深恶痛绝的行为,本身就是不正当的,赋予用户选择权,知情权,并提醒用户注意本身就是重要的安全行为,是合法正当的。
附QQ强行捆绑插件清单一览:
序号 |
插件名称 |
1 |
“腾讯搜搜”插件 |
2 |
“QQ书签”插件 |
3 |
“企业QQ”插件 |
4 |
“Soso搜吧”插件 |
5 |
“游戏人生”插件 |
6 |
“QQ网站”插件 |
7 |
“滔滔”插件 |
8 |
“QQ宠物”插件 |
9 |
“腾讯对战游戏”插件 |
10 |
“QQ网吧”插件 |
11 |
“腾讯问问”插件 |
12 |
“QQ财经”插件 |
13 |
“好友印象”插件 |
14 |
“QQ直播”插件 |
15 |
“QQ游戏”插件 |
16 |
“QQ钱包”插件 |
17 |
“网络硬盘”插件 |
18 |
“网络记事本”插件 |
19 |
“QQ邮箱”插件 |
20 |
“涂鸦表情”插件 |
21 |
“天气预报”插件 |
22 |
“用户状态”插件 |
23 |
“QQ秀”插件 |
24 |
“QQ会员”插件 |
25 |
“高清视频”插件 |
26 |
“魔法表情”插件 |
27 |
“远程协助”插件 |
28 |
“文件传输”插件 |
29 |
“语音视频”插件 |
30 |
“拍拍礼物”插件 |
31 |
“QQ音乐”插件 |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www.72177.com/html/201312/04/1476046.htm